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癔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癔病


癔病是由于情感矛盾、内心冲突、暗示、自我暗示引起的,不能以神经系统的损害来解释的感觉、知觉、运动、记忆和意识的障碍。

【诊断要点】

(1)发病多为青年,女性多于男性。有明显的心理诱因。

(2)感觉障碍:障碍的部位、边界、程度可由暗示影响而变动,并常与运动障碍相伴随。运动障碍:突然出现的肢体异常运动、瘫痪和失语,但往往无肌张力和腱反射改变。内脏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常表现为厌食、贪食、呃逆、呕吐等。精神症状:常有神游症、梦行症等。

(3)在同一患者身上,仅表现一、二种症状,而且每次发作表现相似。

【治疗】

1.体针 取穴:涌泉、人中、内关。上肢运动、感觉障碍加曲池、合谷;下肢运动、感觉障碍加足三里、太冲;失明加睛明、风池;耳聋加听会、中渚;失语加廉泉、通里;厌食、贪食、呃逆、呕吐加中脘、足三里;梅核气加天突。方法:用泻法强刺激,约刺激2-3分钟,加强语言暗示,促使其功能恢复正常。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

2.耳针 取穴:心、皮质下、肝、神门及相应病变部位。方法:每次选用一侧耳穴,用强刺激或用电针刺激,留针30分钟,配合语言暗示。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

【现代临床举例】

(1)聂氏用重刺阴包穴以治疗本病7例,均1次治愈。(聂树良,新中医,1985;(9):35)

(2)章氏等用电针治疗癔病230例,取人中、百会、印堂、天突、膻中、鸠尾、足三里等穴,实证用强刺激,虚证用弱刺激,发作时可用电冲击疗法。每日治疗一次,每次30分钟,结果全部有效。(章慧英等,针灸临床杂志,1998;(1):12)

(3)周氏等治疗癔病失音108例,针刺哑门1-2.5寸,强刺激,使患者有触电样感觉,或向肢端放射为度,提插捻转3-5分钟,维持刺激0.5分钟,然后出针,再刺配穴天突、金津玉液,结果全部有效。(周志杰等,陕西中医,1994;(11):516)

(4)徐氏治疗癔病性瘫痪40例,用电针刺激头维、颔厌、悬厘等穴,留针30分钟,结果全部有效。(徐玉梅,陕西中医,1994;(11):517)

【备注】

(1)针灸对本病有颇好疗效,针刺刺激要强烈,同时配合语言暗示。

(2)本病在中医属“薄厥”、“脏躁”、“郁症”等范畴。

(3)对于本病的诊断,必须十分谨慎,需仔细进行体格和神经系统检查,防止将器质性疾病误诊为本病。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0: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