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fǎ jiè指僧院佛寺之地。吕温《终南精舍月中闻磬声诗》:偶来游法界,便欲谢人群。 法界fǎ jiè佛教指各种事物。梵文Dharmadhātu。音译“达摩驮多”。界,事物的类别。《俱舍论》卷八:“能持自相,故名为界,或种族义。” (例) ❶普济世人垂悯恤,遍观法界现金莲。(十七·227·) ❷放开烈焰照婆娑,法界纵横独显露。(六十四·819·) 法界 法界佛教术语。有多种含义,此处当指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 ☚ 藏门 法云容曳舒群岳 ☛ 法界佛家语。梵文Dharmadhatu的意译。指宇宙万物的本源、本质,尤指成佛之因。与“真如”、“法性”、“实相”等概念等同。《大般若经》五六七:“世尊,云何名为法界? 佛告最胜天王: 当知,法界即是不虚妄性。世尊,云何不虚妄性?天王,即是不变异性。世尊,云何不变异性?天王,即是诸法真如。”隋唐以来,中国佛教各派对“法界”解说纷纭,如华严宗立四种法界,天台宗立观门十法界,密宗立密教十法界。 法界(反)俗界 法界fa jie【佛教】dharma-realm 法界佛教术语。梵文Dharma dhātu的意译。法,泛指宇宙万有一切事物;界,各种不同种类的事物所守的界限。有两种意: 一与法性、实相、真如相类;一指诸法之分界,亦总指一切法。不同的经论和宗派,对法界的开合分类有所不同,有一法界、三法界、四法界、五法界、十法界等说法。如中国佛教华严宗立四种法界,天台宗立观门十法界,密宗立密教十法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