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沿海防护林工程体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沿海防护林工程体系

沿海防护林工程体系

在沿海依据地形条件,土地利用状况,主要自然灾害和人们生产活动情况,在当地发展生产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合理规划配置并形成的防护林工程体系。我国从北至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领海。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千米,北起辽宁的鸭绿江口,南至广西的北仑河口,涉及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的195个县 (市、区)。我国沿海地区物产丰富,经济发达,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重要窗口。
我国沿海地区均属海陆交替的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有利于农林业生产。但气候变化剧烈,所以导致台风、暴雨、海潮等自然灾害的袭击,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主要的自然灾害有:
❶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它们是沿海地带特有的主要灾害,其登陆时,常常是暴风、暴雨、风暴潮同时发生。因而,它们给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极其严重。
❷洪涝与旱灾。伴随台风的暴雨 (尤其是7—9月份) 及其他暴雨导致洪涝灾害; 而沿海荒山秃岭面积大,雨水又得不到涵蓄,暴雨后又常常出现旱灾,使洪涝与旱灾交替发生,特别是沿海半湿润地带的旱灾,更为严重。
❸沿海风沙害。沿海地带不仅暴风多,而且常风也多,且风力一般比内陆大1—2级。6级以上大风可达40天以上。因而导致海边流沙向陆地入侵,造成了漫长的沙质海岸地区严重的风沙危害。目前受害农田面积有270万公顷,占沿海县耕地面积的35%。此外,沿海地区还有倒春寒、寒露风的危害,渤海、黄海沿海地带多有干热风的危害。
❹水土流失。沿海地带由于雨量大,且多暴风雨,水土流失严重,整个沿海地带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97万公顷,占山区、丘陵区面积的23%,而靠近海岸地区,水土流失面积占50%以上。低山、丘陵、台地的砖红壤、赤红壤地区的侵蚀模数可达8000—15000吨/ (平方千米·年)。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资源破坏、库塘工程与河道淤积,使输入海洋的泥沙剧增,由于海水回流而堆积于海岸,使一些地区的沙滩面积日益扩大,成为新的沙源,向大陆入侵。水土流失也因此加剧旱、涝、风沙等自然灾害。
沿海防护林是为了抵御台风和热带风暴,消浪护堤,减轻风沙危害而在沿海营造的防护林网。营造沿海防护林的目的是:
❶通过沿海林网建设,减轻台风与风沙危害,保护耕地、橡胶园、果园等农业生产基地。
❷通过红树等防浪林建设,消浪护堤,抵御风暴潮危害。
❸绿化沿海荒山与修筑水利工程紧密结合,减轻旱涝灾害。同时防护林还能缓减该地区的用材,特别是薪柴的困难; 也能够起到绿化、美化沿海城乡与旅游区,改善当地环境条件; 而且对隐蔽国防工事具有重要意义。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沿岸的入海大小河流有5000多条,河流输送大量泥沙,形成了广大的冲积平原,如辽河、黄河、长江、珠江等三角洲平原及黄淮海海积平原等。它在北纬18—41°,包括了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3个气候带,南北气候条件差异大。从北到南,日照时数由2000小时递增到2800小时左右;≥10℃的积温由3500℃递增至9000℃; 平均降水量由700毫米增加到1000—2000毫米; 无霜期由160天增加到300—350天,为沿海防护林的建设提供充足的条件。

☚ 沿海防护林   滨海沙地造林技术 ☛
0000050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8: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