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桂枝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桂枝汤 【方源】: 《伤寒论》。 【异名】: 阳旦汤(《金匮》卷下)。 【组成】: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用法】: 上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 。【功用】: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❶ 《伤寒论》:解肌发汗,和营卫。 ❸ 《伤寒来苏集》:滋阴和阳,调和营卫。。 【主治】: 外感风寒,汗出恶风,头痛发热,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杂病、病后、妊娠、产后等见时发热,自汗出,微恶风,属营卫不和者。 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见上述症状者。 ❶ 《伤寒论》: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头痛者。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太阴病,脉浮者。霍乱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 ❷ 《金匮》:妇人妊娠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 ❸ 《医灯续焰》:腹中痛在脐旁,名曰盘疝。脚气发于太阳经,发热头痛恶寒,目眩项强,腰脊、身体及外踝后至小趾外侧皆痛。 ❺ 《杂症会心录》:胎疟。 。【宜忌】:❶ 《伤寒论》: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恶臭等物。 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 ❶ 《注解伤寒论》:《内经》曰:“辛甘发散为阳”,桂枝汤,辛甘之剂也,所以发散风邪。 风淫所胜,平以辛,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收之。是以桂枝为主,芍药、甘草为佐也;风淫于内,以甘缓之,以辛散之。是以生姜、大枣为使者也。 ❸ 《伤寒附翼》: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用桂枝发汗,即用芍药止汗,生姜之辛,佐桂以解肌,大枣之甘,佐芍以和里。 桂、芍之相须,姜、枣之相得,阴阳表里,并行而不悖,是刚柔相济以为和也。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功,用以调和气血者,即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矣。而精义尤在啜稀热粥以助药力。 盖谷气内充,外邪勿复入,热粥以继药之后,则余邪勿复留,复方之妙用又如此。故用之发汗,自不至于亡阴,用之止汗,自不至于贻患。 盖以其汗出而邪不出,故不用麻黄之发表,而以桂枝助阳以为表,以其表病而里无热,故不用石膏之清里,而用芍药敛阴以为里,此桂枝汤之所以异于麻黄、大青龙也。 。【临证举例】:❶ 伤风 《全国名医验案类编·续编》:赵云龙,年五十二岁,业商,住南通,患伤风。 下乡收帐,感受风寒,头痛有汗,谵语狂笑,大便不通,已经六日,小便自利,身热恶风,脉浮而大,宜桂枝汤。桂枝二钱,赤芍药二钱,甘草一钱,生姜二片,红枣二枚,服后笑语皆止,第二日大便自通,三日而愈。 ❷ 发热 《伤寒论通俗讲话》:病者某某,女,成人。近一年来,每天都出现2~3次发热、汗出。 查其饮食、大小二便、睡眠皆佳。曾按阴虚治疗,服药20余剂无效。 诊其脉缓软,舌淡苔白,辨为营卫不和,用桂枝汤原方服二剂即热止汗不出。 妊娠月余,呕吐频频,曾服中药10余剂乏效,继又住院三天,中西医针药并举仍呕恶冲心难忍。近几天又增腹痛,望其面色不华,语声无力,无食欲,强食之则食之即吐,小便黄,大便干,舌苔舌质无明显变化,脉弦数。 诊为冲气上逆,非降逆平冲不能止呕。 遂用桂枝、白芍各10克,竹茹、生姜各9克,大枣3枚,炙甘草3克。 服一剂,自觉心中安定,呕吐有所减轻。连服三剂,呕吐已止,腹痛除,胎气安。作者指出,本方所治之妊娠恶阻,以既无明显寒象,又无明显热象为宜。 病冒风急惊。民国十一年阴历九月初六日晨,寐醒抱出,冒风而惊,发热自汗沉迷,角弓反张,手足抽搐,目上视,纹赤而浮,唇赤舌淡白,脉来浮缓。由风寒阻塞太阳运行之机,加之小儿营卫未充,脏腑柔嫩,不耐风寒,以致猝然抽搐而成急惊,此为风中太阳肌表之症,以仲景桂枝汤主之。使太阳肌腠之风寒得微汗而解,一剂即熟寐汗出热退,次日霍然。 ❻ 皮肤病 《浙江中医杂志》(1965;5∶30):以桂枝汤为主,治疗多形红斑、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冬季皮炎、冻疮、蛇皮癣等多种皮肤病之属风寒外袭,营卫不和,血脉阻滞而舌苔薄白,脉象浮缓或浮滑,以及有每逢冬季发作,春暖时症状减轻的规律者,获得满意效果。具体运用时,挟湿者,可加化湿利湿之品,如茅术、羌活、独活、防己、赤小豆、茯苓皮、薏苡仁、车前之类;营血不足者,加当归、首乌、鸡血藤、丹参之类。 。【现代研究】:桂枝汤药理作用的初步研究 《中成药研究》(1983;3∶25):药理实验结果证明,桂枝汤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抗炎、镇静作用。其解热实验表明,75%桂枝汤能使发热兔肛温降低0.71℃,皮温试验也可使小鼠正常皮肤温度降低8.13%,同时,实验还提示,其解热作用除因促进汗腺分泌引起外,还与桂枝汤的镇静作用及中枢性降温作用有关;镇痛实验表明,在120分钟时,37.5%、75%桂枝汤使小鼠基础痛阀分别增高64.82%和105.35%,而且37.5%桂枝汤对小鼠扭体反应抑制率为80%,75%桂枝汤的抑制率为90%;抗炎实验表明,小鼠致炎后一小时,37.5%和75%桂枝汤对肿胀抑制率分别为85.72%和84.77%;实验还表明,桂枝汤能抑制小鼠自由活动,增强巴比妥类催眠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