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河北地秧歌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河北地秧歌

142 河北地秧歌

流行于唐山地区的昌黎、滦县等地。早期地秧歌有“唱秧歌”或“太平歌会”之称。在传统的“跑场秧歌”和“出子秧歌”中,丑是核心角色,还有妞、、公子等角色。在“出子秧歌”中,这些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内容情节的表达,都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并与哑剧、手势和表情融为一体。“出子秧歌”多以表现爱情为主题,传统节目有:《王二小赶脚》、《傻柱子接媳妇》、《扑蝴蝶》等。舞蹈以肩、胯、膝、腕的有机配合构成其动律特点。地秧歌的扇花运用和变化极为丰富,称浑身有扇。冀东唢呐是地秧歌主要伴奏乐器。吹奏生动细腻,委婉动听,并具与舞蹈密切配合的灵活性。

☚ 挎鼓子   唱秧歌 ☛
河北地秧歌

河北地秧歌

河北地秧歌是河北省民间舞蹈中艺术性最鲜明,表现力最强的民间舞蹈之一。它广泛流传在河北东部唐山地区,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地秧歌的角色有丑、妞、㧟生四种。丑是地秧歌中的核心角色,他以 “逗”为表演的重要手段。人们说:“闹秧歌,不上丑,就同吃饭没肉一样不上口。” 丑在地秧歌中表演分量最重,技艺要求最高。其特点是“应变快,招数多,翻转钻闪满场飞,逗得小妞没处躲”。妞的装束类似戏曲中的花旦,表演时要求“稳中怯,柔中俏, 扇花飞舞周身绕, 双臂摆动媚又娇”。㧟就是丑婆,文㧟持团扇和烟袋,武㧟持棒槌。她的表演特点是“抖肩摆胯碎步颤,哪逗就往哪里钻,有穿针引线(嬉逗妞和公子)哈哈笑,双臂一横把脸翻(假生气)”。生俗称公子,表演起来 “酸溜溜,文绉绉,八字步儿倒背手, 一步三颤晃脑袋,眼神盯着㧟和妞”。
地秧歌的表演分“过街”和“打场”两部分。过街表演由一丑角在前开道,各种角色如公子、小姐、县官等古装人物以及算命先生、挑担的小炉匠等生活中的人物在后跟随,少则十几人,多时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他们合着唢呐声边走边扭,你追我跑,你钻我闪,做一些即兴的表演,妙趣横生。到达场地开阔、观众集中的地方,就进行打场表演。先是集体变化队形,在此过程中,各种人物即兴配合,孩童追瞎子,傻样子逗大姑娘,县官逗媒婆,连打带闹,引起围观者阵阵哄笑,极为热烈。然后,就开始表演有人物、有一定故事情节的 “出子秧歌” 小戏。这些小戏大都体现人民群众的精神和生活,如《锯缸》、《顶灯》、《摸杆》等,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 《跑驴》,由于其精湛的艺术性和浓厚的生活气息,一度风靡全国,成为备受群众青睐的代表性节目。


河北地秧歌

☚ 陕北腰鼓   井陉拉花 ☛
0000064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7: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