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沙漠地区战斗的卫勤保障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沙漠地区战斗的卫勤保障

沙漠地区战斗的卫勤保障

沙漠地区战斗的卫勤保障是卫勤机构针对沙漠地区特点,对在该地区战斗行动的部队所实施的卫勤保障措施。我国沙漠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1.4%,分布于新疆、青海、宁夏、甘肃、内蒙、陕西及东北九省,主要集中于乌鞘岭和贺兰山以西,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86%。
沙漠地区对卫勤保障的影响
沙漠地区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给卫勤保障工作带来的影响:
❶沙漠地区多为戈壁、丘梁,沙海地形裸露,植被稀少,人员和设备极不易伪装和隐蔽。核武器的杀伤半径也会较其它地区大大增加。
❷地形开阔,道路稀少,且常被沙流堆阻,救治机构的开设及伤病员救治和后送均较困难。
❸夏季日照时间长,年达3000小时以上,气温高,湿度小,气候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新疆托克逊地区记录最低时为3.9毫米),蒸发量高达11,700毫米左右,超出了降水量数十倍,因而水源奇缺,水质差,多为苦咸水,生活及医疗用水极为困难。
❹气候条件恶劣多变,温差大,风沙多,沙尘大,卫生防病任务重。二至六月大风较多,风速在3秒/米以上,每遇风起,黄沙蔽天,飞砂走石,使人极易迷路。气温高,温差大,夏天荫处气温高达40℃以上,单帐篷内温度最高可达49.5℃左右,室外砂表温度可达60~70℃以上,而冬天一至二月份气温又低到零下31℃以下,气温平均年较差达38.5℃左右。夏秋气温由早10℃~15℃到中午可高达40℃以上。气温平均日较差15.9℃左右。气候多变,精神和体力消耗很大。常有头晕,烦渴,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脱水,血压和体温升高等反应,口唇干裂、鼻衄,易发生中暑、砂盲、感冒、尘埃性结膜炎等。冬天又极易发生冻伤。
❺人烟稀少,物资缺乏,当地可利用的资源不多,运输困难。医药卫生器材等主要靠自行携带和后方供应。
卫勤保障
根据上述特点,在组织实施沙漠地区卫勤保障时要注意做好下列工作。
制定卫勤保障预案 平时必须对预定作战地区认真实施军事医学地理调查,拟制卫勤保障预案,通过实地勘查,查清作战区内的气候、地理、地形、地物、疾病、居民点、尤其是道路和水源分布情况,要认真标记掌握资料,并针对本部队预定作战任务,拟制出各方向上的卫勤保障预案和进行必要的战备建设。
加强卫生防病措施 针对地区特点和作战任务,广泛宣传防病知识。加强特异性预防工作,尤其对布氏杆菌、炭疽等感染,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还要注意饮食、营养卫生,注意耐寒、耐热锻炼,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和抗病能力。
做好行军、野营的卫生防病工作 首先注意掌握进驻沙漠人员的体格标准,有肺心病、肾脏病和神经系统、肾上腺功能不全的人不宜进驻沙漠。冬季沙漠气温低,各项卫生防病工作可参照严寒地区战斗卫勤保障方法进行。夏、秋季野营和行军要注意:
❶野外行军和活动,头部最好带遮荫用具和深色风镜,穿淡色旧军装或白衬衣以防中暑和砂盲。并携带必要的御寒装备。尽量带足饮水和食品。沙漠行军时速约3~4公里,戈壁行军可达4~5公里。热天上午11时至下午4时尽可能午休; 休息、宿营尽量选择荫凉高处,并铲去地表热砂,搭盖临时凉棚(不是帐篷)白天注意防中暑,夜间注意防感冒。
❷协同有关部门保证水盐供应。人在沙漠中对失水的耐受力降低,失水体重减轻10%可有昏迷。沙漠地区一般每人每天最低饮水量为4.5升左右,当气温高到46℃以上时要增至7.5升左右才能保持水平衡,因此在计划供水时除加强随身携带外还要组织陆上运水力量,必要时可组织空中补给。初到沙漠的人补盐很重要,如果饮用当地苦咸水则不必额外补盐。行军队伍不要过密,可敞开衣领充分散热,注意做好中暑、脱水人员的各项救治工作。
❸协助有关部门保证充分的热量和维生素供给。沙漠地区燃料少,鲜菜缺,尽量食用维生素强化的罐头食品和个人军用口粮。尽可能携带固体燃料。
注意解决用水难的问题 沙漠地区用水难是驻军和战斗部队平战时都需急切解决的中心问题。沙漠地区人员日需水量平均为20.4公升,一个师救护所昼夜需生活用水、医疗及洗消用水最少达15吨左右; 在供水困难情况下每人日需水量4~5升左右,供水极端困难情况下按每人日耗水量3升(但不宜超过三天); 解决用水可采取以下措施:
❶战前组织力量寻找水源,战时尽量使用自然水源,但这种水源多数水质较差,要配发净水剂和淡化水的设备。
❷沙漠地区部队装备一定数量的运水车辆。
❸师团救护所可配发一定数量的便于携带、使用简便的储水、背水用具;冬天可用聚乙烯袋装水冻结供应。
❹对某些预定战场,平时可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军民合作打一些平战两用的机井。
阵地伤员抢救 由于地形开阔,隐蔽接近伤员难,伤员再负伤机会多,因此,
❶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❷加强连抢救组的人员分成几个小组,配带适合沙漠搬运工具,迅速抢救伤员。
❸除采取通常的抢救措施外注意挖砂坑隐蔽伤员,夏天注意防中暑,冬天注意防冻伤。
❹伤员集中点的伤员不要过分密集。
❺要特别注意仔细寻找被流沙掩埋的伤员。
救护所配置与展开 由于地形条件限制,在沙漠地区不易选到理想地区展开救治机构。因此,
❶利用地下工事或坑道内展开,或半地下展开,并加以伪装。由于目标大,气温高,切忌用帐篷地面展开。
❷与前沿的距离要根据作战任务和地形条件及运输力量而定,一般尽量靠前,最好靠近各级后方指挥所,有能通车的简易道路,隐蔽而且有一定展开面积的山间、沟谷、沙丘背面,尽量利用附近村庄。
❸沙漠地区地形裸露,缺乏植被容易暴露目标,音响和光线传导较远,救护所无论在开进中或展开期间,都要认真进行伪装,使之与现地的自然形色尽量一致,夜间要严格灯火管制。
❹特别注意救护所防卫,警戒和对空观察,预设伤员分散隐蔽的掩体以防空袭。
伤病员后送工作 沙漠地区村庄少,运输线长,加上气候恶劣,使伤员到达救护所和医院的时间延长,从而增加途中死亡率。并且运输途中也易遭敌机及炮火袭击再遭伤亡。因此伤员的后送工作除遵循一般原则外还必须注意:
❶事先勘定后送路线,沿线建立必要的后送网点,一般在50~60km点上设立一个伤员接待站(靠居民点更好),配备一定数量的卫生人员和生活保障人员,或用地方力量组成。
❷组织计划运力时采取以机动车辆为主,综合利用其他工具(马车、骆驼……),尽量缩短伤病员在途中运送时间,尽快送到指定的单位。
❸沙漠作战前送物资的车辆较多,要注意与有关部门联系决定充分利用回程空车运输伤员,沿途设好必要的路标,以免迷路。
❹在必要和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组织空运伤员。
❺加强途中的救治工作,夏季注意降温、补液,冬季注意复温、保暖。

☚ 高原地区战斗的卫勤保障   城市防卫战的卫勤保障 ☛
0002047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