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噎丸
【方源】: 《外台》卷八引《经心录》。 【异名】: 人参丸(《圣惠》卷五十)。 【组成】: 人参 半夏 桂心 防葵(一方用防风、小草各二两) 附子(炮) 细辛 甘草(炙)各二两 食茱萸三合 紫菀 干姜 芍药 枳实(炙) 乌头各六分(炮) 【用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五丸,一日三次。不知,加至十五丸。 。【主治】: 五种噎气。 【宜忌】: 忌羊肉、饧、海藻、菘菜、猪肉、生葱、生菜。 【方论选录】: 《千金方衍义》:方中乌头开风寒湿痹,即五噎丸中川椒之变;半夏祛痰湿,即白术之变;枳实助脾健运,即橘皮之变;芍药益气利小便,即茯苓之变;紫菀润肺散结气,即五膈丸中麦冬之变;小草通肾气,即远志之变,取其利窍去湿,故以防风佐之;其间姜、辛、萸、桂、附子、人参、甘草辛温破结,辟邪养正之味,无庸变换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