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利福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利福平 【别名】:力复平、甲哌利福霉素、甲哌力复霉素 【制剂规格】: 片剂、胶囊:0.1g,0.15g,0.3g。 【药理作用】: 本品抑制菌体RNA多聚酶的活性,阻止细菌mRNA的形成,从而阻断菌体蛋白的合成。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革兰阳性菌及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但对结核分枝杆菌作用最显着,对代谢旺盛或代谢缓慢的结核菌、细胞内外结核菌均有杀灭作用,对其他分枝杆菌,包括麻风杆菌也有抑制作用,高浓度时对病毒也有作用。结核杆菌对本品易产生耐药性。但本品与其他抗结核药无交叉耐药性,故对其他抗结核药耐药的菌株仍然有效。经肠道迅速吸收,食物可影响其吸收。广泛分布于组织和体液,能进入脑脊液、胎盘、乳汁及细胞内。本品主要经肝脏代谢,代谢物仍具抗菌活性,大部分经胆汁、小部分经尿排出。T1/2约为3h,本品有药酶诱导作用,反复用药后,可使某些药物及自身代谢增强,约在2周后,其T1/2可缩短为2h。 【适应症】: 各型结核病,亦可用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厌氧菌、麻风杆菌的感染及沙眼的治疗。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0.6g/d,或者8~12mg/(kg·d),间歇治疗时,0.9g/d,每周2~3次。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上腹不适及腹泻,偶可见假膜性肠炎。神经系统反应,如头痛、嗜睡、疲乏、视物模糊、肢体麻木、注意力不集中等。变态反应,表现为发热、皮疹、咽喉疼痛、结膜充血及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以间歇给药患者更为多见。肝脏毒性反应,如出现血清胆红质、AKP、转氨酶值增高,偶见引起严重肝炎,此外可出现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和白细胞减少。 【药物相互作用】: 食物可延缓利福平的吸收,牛奶、豆浆、麦乳精、茶等均可降低利福平的吸收。本品与异烟肼联合用药,对抑制结核杆菌有协同作用,但可使异烟肼加速代谢为乙酰肼,对肝脏毒性增加。与对氨基水杨酸钠合用也可使肝毒性增加,且可降低本品的血药浓度,因此两者给药间隔应大于4h。与乙胺丁醇合用有增强视力损害的可能。本品可增强口服抗凝剂、口服避孕药、口服降糖药、皮质激素、洋地黄制剂、美沙酮及维拉帕米等药物的代谢。 【注意事项】: 孕妇、肝功能严重障碍、胆道阻塞患者禁用。婴儿、一般肝病患者慎用。服用后可致粪、尿、泪、唾液、汗液呈棕红色,应事先告诉服药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