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chénjīyán地球表面的主要岩石,由河、海、湖水或陆地上的物质沉积、固结而形成。 沉积岩chén jī yán地壳岩层经过机械、化学或生物的破坏后沉积而成的岩石。1948年顾均正《从原子时代到海洋时代·细菌采油法》:“这些微小的生物就在含油的沉积岩中向各方面繁殖,而从油砂、油页岩以及灰石之中把油滴释放出来。”◇水成岩、水渣石、水成石、水层石、成层岩、层状岩、迹层、有层累石。 沉积岩岩石的一个大类。一种成层堆积的松散沉物固结而成的岩石。又称水成岩。在地壳表层呈层状,并含有各种生物化石。出露面积约占75%,但是其体积只占地壳岩石的5%左右。最常见的是页岩、砂岩和石灰岩,它们占沉积岩总数的95%。其中,❶页岩,以含铝-硅酸盐矿物为主,SiO2及Al2O3的总含量在70%以上; ❷砂岩,以石英、长石为主,SiO2及Al2O3含量可高达80%以上,SiO2可达60%~95%; ❸石灰岩、白云岩,以方解石、白云石为主,CaO或CaO+MgO含量>90%,而SiO2和Al2O3含量<10%。 沉积岩 沉积岩chenjiyan指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在地表或接近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任何先成的岩石遭受风化剥蚀作用的破坏产物以及生物作用与火山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经外力搬运所形成的沉积层,再经成岩作用所形成的岩石。这一定义首先说明沉积岩是在地壳发展过程中由于外力的作用而形成的,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形成不同的沉积岩,其次说明沉积岩的物质来源主要是一切先成岩石的破坏产物; 第三说明这些沉积物必须经过固结成岩作用才能形成沉积岩。按重量汁,沉积岩只占地壳的5%(岩浆岩和变质岩占95%),但以面积而论,沉积岩却占大陆面积的75%,而大洋底则几乎全部为未固结的沉积物和沉积岩所覆盖。除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形成的沉积岩外,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先成岩石的破坏阶段: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及溶液、大气及生物等作用的影响下发生风化作用。风化作用的产物分为三类: 其一为碎屑物质,主要是物理风化作用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岩块和矿物碎屑,它们是构成沉积岩中碎屑岩的主要成分。其次为溶解物质,主要是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将岩石和矿物中的可溶性物质带走,或以胶体溶液的形式带走,这些物质是构成沉积岩中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的主要成分。第三为难溶物质,即风化岩石中的易溶物和胶体物质被带走后,剩下的FeO、Fe2O3、Al2O3、SiO2等不溶物质 (或难溶物质) 留在原地富集起来,形成赤铁矿、褐铁矿、高岭石和铝土矿等次生矿物,这些物质构成沉积岩中粘土岩和其他岩石的成分。风化的岩石给风、流水、地下水、冰川和海洋等动力对岩石的剥蚀作用提供了物质条件,各种机械剥蚀作用和化学剥蚀作用又促进了岩石的风化过程,它们都为新的沉积岩进行物质准备工作。 搬运作用阶段: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的产物被流水、冰川、海洋、风和重力等搬运离开原来的位置的作用叫做搬运作用。搬运方式有机械搬运和化学搬运两种。一般说来风化和剥蚀产生的碎屑物及大部分粘土物质多以机械搬运为主,胶体和溶解物质是以化学搬运方式进行的,每年通过河流化学搬运入海的物质占全部沉积物质的8%。搬运作用把物质从一处搬往另一处为新的沉积岩选好了合适的地点。 沉积作用阶段:母岩风化和剥蚀产物在外力搬运过程中,由于流水和风速减低、冰川消融等因素的影响,使被搬运物质逐渐沉积下来,这种作用称为沉积作用。根据沉积物沉积的地区不同,可分为海洋沉积和陆地沉积两大类,其中海洋沉积又可分为滨海、浅海和深海沉积等;陆地沉积又可分为河流、湖泊、冰川、风力等沉积。沉积的方式有机械沉积、化学沉积、生物化学沉积等。 成岩作用阶段:岩石的风化剥蚀物质经过搬运、沉积形成的新沉积物,必须经过一定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其他作用的改造,使其孔隙度减少,密度加大,水分排出,胶结,重结晶,产生新矿物等才能变成固结的岩石。这种促使松散沉积物固结成岩的作用称为成岩作用。成岩阶段主要有以下几种作用: ❶压固作用:由于上覆沉积物的逐年增厚,压力不断增大,使沉积物中的水分逐渐排除,颗粒间隙变小,体积压缩,颗粒间的联系力增强,进而使沉积物固结变硬。如新堆积的粘土孔隙度可达80%,而压固成页岩后孔隙度可减少至20%。 ❷脱水作用:随着温度、压力的增加,不仅使沉积物颗粒之间的附着水被排出,而且使许多含水矿物和含水胶体也会因失水而变为新矿物。如蛋白石SiO2·nH2O变为玉髓SiO2,褐铁矿Fe2O3·nH2O变为赤铁矿Fe2O3等。 ❸胶结作用:充填在沉积物孔隙中的矿物质将分散的颗粒粘结在一起,称为胶结作用。最常见的胶结物是硅质SiO2、钙质CaCO3、铁质Fe2O3、粘土质和火山灰等。 ❹重结晶作用:沉积物受温度和压力的影响,可以发生溶解或部分溶解,导致物质质点重新排列,使非晶质变为晶质,使细粒结晶变为粗粒结晶,这种作用称为重结晶作用。重结晶后,沉积物孔隙进一步减少,密度增大,形成坚硬的岩石。在成岩过程中不仅沉积物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而且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也发生相应的变化。 研究沉积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沉积岩中有很多有用的矿产资源,如煤、石油、铁、锰、铝土、磷、钾盐、石灰岩等。据估计,世界资源储量的75~85%是沉积和沉积变质成因的。盐类矿和可燃有机岩矿几乎全部蕴藏在沉积地层中。同时沉积岩层也是研究地壳发展历史和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 ☚ 岩浆岩的分类 沉积岩的成分 ☛
沉积岩 沉积岩chenjiyan沉积成层的岩石。是地壳三大岩类之一。过去曾称为水成岩。沉积岩是由成层沉积的松散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分成不同的层次,彼此间层面很明显,主要是由海水或湖、河、冰甚至风力造成的。最普通的沉积岩有砂岩、页岩、石灰岩和砾岩等,而煤是一种有机物沉积岩。沉积岩是极其重要的岩类,从经济上说,世界上大部矿产资源都蕴藏在沉积岩中;从地史上说,动植物遗体形成的化石也都包在沉积岩内。 ☚ 地层 界 ☛ 沉积岩 沉积岩Chenjiyan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在地表或接近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任何先成的岩石遭受风化剥蚀作用的破坏产物以及生物作用、火山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经外力搬运所形成的沉积层,再经成岩作用所形成的岩石。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主要可分为四个阶段: ❶先成岩石的破坏阶段: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水及溶液、大气及生物等作用下发生风化,形成物理风化碎屑物、生物化学风化溶解物和胶体溶液以及风化残积物等,这些风化物为新的沉积岩进行了物质准备。 ❷搬运作用阶段:风化作用和剥蚀作用的产物被流水、冰川、海洋、风和重力等搬运离开原来的位置的作用叫搬运作用。多数风化碎屑物和粘土物质是以机械搬运为主,胶体和溶解物质是以化学搬运的方式进行的。搬运作用把物质从一处搬往另一处为新的沉积岩选好了合适地点。 ❸沉积作用阶段:母岩风化物在外力搬运过程中,由于流水和风速减低、冰川消融等因素的影响使搬运物逐渐沉积下来,这种作用为沉积作用。根据沉积物沉积的地区不同,又可分为海洋沉积和陆地沉积两大类,其中海洋沉积又可分为滨海、浅海和深海沉积等;陆地沉积又可分为河流、湖泊、冰川和风力等沉积。沉积方式又有机械沉积、化学沉积和生物沉积等。 ❹成岩作用阶段:岩石的风化剥蚀物质经过搬运、沉积形成新的沉积物,还必须经过一定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其它作用的改造,使其孔隙度减少,密度加大,水分排除,胶结,重结晶产生新矿物才能变成固结的岩石,这种作用称为成岩作用。研究沉积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沉积岩分布广泛,按面积它的分布占大陆面的75%,而大洋底部则几乎全部为未固结的沉积物和沉积岩所覆盖。沉积岩中有很多有用的矿产资源,如煤、石油、铁、锰、铝土、磷、钾盐、石灰岩等。据估计, 世界资源储量的75—85%是沉积和沉积变质成因的。盐类矿和可燃有机岩矿几乎全部蕴藏在沉积地层中。同时沉积岩地层也是研究地壳发展历史和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 ☚ 常见的岩浆岩 沉积岩的分类 ☛ 沉积岩又称“水成岩”。由成层沉积的松散沉积物固结而成的岩石。 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