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志云| 中国科学院新增选学部委员简介: 沈志云 | 人民日报1992年3月24日 |
| (1929— ) | | | 机车车辆动力学家沈志云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 委员 | 李方诗等主编 | 中国人物年鉴(1993)第210页 | 车辆系统动力学专家沈志云被遴选为中国工程 院首批院士 | 中国人物年鉴编委 会编 | 中国人物年鉴(1995)第216页 | 西南交大教授、两院院士沈志云谈修建京沪高 速铁路问题 | 中国人物年鉴编辑 部编 | 中国人物年鉴(1997)第209页 | 科教精英:两院院士、机车车辆专家沈志云发 表《迎接高速铁路发展新高潮》 | 中国人物年鉴社编 辑 | 中国人物年鉴(1999)第228页 | 科教精英: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沈志云 科教精英: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沈志云获国家科 技进步一等奖 | 李维民主编 李维民主编 | 中国人物年鉴(2000)第246页 中国人物年鉴(2000)第252页 |
沈志云1929~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机车车辆动力学家。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1952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机械系。1961年在苏联列宁格勒铁道学院获副博士学位。现任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沈志云机车车辆专家。1929年5月28日生于湖南长沙。1952年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留校任教,后去苏联学习,1961年在苏联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在西南交通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20世纪80年代又去美国工作。长期从事车辆系统动力学及控制系统的研究工作。1983年发表轮轨非线性蠕滑力模型,国际上通称“沈氏理论”;研制成功迫导向货车转向架达到无轮缘磨损的程度。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国际车辆系统动力学协会学委会主席,中国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沈志云 沈志云1929~长沙人。中共党员。1952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先后在唐山铁道学院、西南交通大学任教,1961年获苏联列宁格勒铁道学院副博士学位。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后改称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教委科技委员会委员、交通运输学科组组长。他提出的非线性轮轨蠕动滑力计算理论,在国际上被当作“沈氏理论”广泛引用,获詹天佑成就奖。 ☚ 沈醉 沈其益 ☛ 000081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