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勋读音x·ün(-),为ün韵目,属en-in-un-ün韵部。许云切,平,文韵。 上一条: 壎 下一条: 勛 勋勛*勳xūn❶很大的功劳 勋xūn勋勳❶功劳:~业︱~绩︱~劳︱~章︱功~︱奇~︱殊~。 勋xūn❶ 功劳:功勋︱勋劳。 勋xūn功业,功劳。《天问》:“勋阖梦生。”王逸注:“勋,功也。”《九思·守志》:“相辅政兮成化,建烈业兮垂勋。”佚名注:“当与众仙共辅天帝,成化而建功也。” 勋xun勋官 勋绩 勋爵 勋劳 勋业 勋章 功勋 奇勋 殊勋1元勋2 功勋卓著 勋xūn勋xūn勋xūn〖名词〗 勋勳xūn功勋,大功劳。《左传·僖公五年》:“为文王卿士,~在王室,藏于盟府。”丘迟《与陈伯之书》:“况将军无昔人之罪,而~重于当世。” 勋*勛;△勳xunD1AB 各种功劳 各种功劳祖上立下的功劳:阴功 ☚ 功劳 军功 ☛ 功勋 功勋勋(勋效;勋庸;勋劳;勋勚;勋绩) 庸(庸勋;庸功) 功伐 义功 ☚ 功勋 各种功勋 ☛ 勋勳;勛xūn许云切,平文。功劳;功勋。《左传·僖公五年》:“~在王室,藏于盟府。” 勋功、功劳。本为奖励作战有功的将士,授其勋级。后成为制度。勋包括勋爵与勋官。西周的勋爵有君、侯、上卿、亚卿、五大夫、上大夫、下大夫等。战国、秦定勋爵二十级。其名称是:公士、上造、簪袅、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良)造、马四车庶长、大庶长、关内侯、彻侯(通、列侯)。汉武帝时又创武功勋爵十七级有造士、闭舆卫、良士、元戒士、官首、秉铎、千夫、乐卿、执戎、左庶长(政戾庶长)、军卫等。第八级以下的可以买卖,第九级以上专用以奖赏军功。从北周开始有勋官之称、至唐定制。勋官共十二转,转多为贵,自上而下为:上柱国、柱国、上护车、护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夺尉。起正二品至从七品。宋的勋爵皆沿唐制。另有赐予功臣荣誉性称号的勋位,如推忠、佐理、协谋、同德、宋正、亮节等。明朝称勋爵的有公、侯、伯。勋官分文武,武勋十二,正一品为左右柱国。以下勋号同唐制。准品级略高、文勋为前代所无,共分七级,次序是:左右柱国、柱国、政治上卿、正治卿、资治尹、资治少尹、赞治手、赞治少尹、修正庶尹、协正庶尹,起正一品至从五品。清代勋爵与勋号合称共分九等。公、侯、伯、子、男、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勋爵与勋官制度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废除。 勋 勋功劳。开国之功称勋。即为一朝奠基立功者。《周礼·夏官司马》: “司勋,掌六乡赏地之法,以等其功。王功曰勋,国功曰功,民功曰庸,事功曰劳,治功曰力,战功曰多。”林尹注: “王功: 郑注云: 辅成王业,若周公。” ☚ 削籍 巡守 ☛ 勋勳xūn功勋。如:勋业,勋章,勋劳。 勋(勛)xūn (功勋) merit; meritorious service; achievement: 功 ~ meritorious service; contribution 勋职官范畴之一。北朝西魏置柱国,作为无职事而赏勤劳之秩。北周建德四年初,置上大将军至柱国七秩。隋高祖承北周之制而加改革,设上柱国、柱国至都督十一等(《六典》卷2《司勋郎中》、《隋书·百官志》下)。唐武德七年(624),定勋官十二转:上柱国、柱国、上护军、护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共十二转(《旧唐书·职官志》1)。北宋勋制沿唐制不变(《分纪》卷49《勋官》)。徽宗政和三年二月八日,罢文官带勋转。南宋绍兴三年二月八日,罢武臣赐勋。蕃官如安南、南丹州等仍旧(《宋会要·职官》10之18、19《勋官》,《玉海》卷135《唐勋级十二转》)。 勋xūn
勋*勛;勳xūn(9画) *勋(勛)〔勳〕xūn9画 力部 勋勛勳xūn战国以来的形声字。从力,员(員,周代贝旁或作鼎)声。声母演变如于吁、音歆、谒(yè)歇例,韵变如员本读yún。小篆从力、熏声。隶楷两种写法都有,后写熏旁的较多,但笔画太多。现以勳为异体字。见《异体字表》。勋指有大的功劳,或特殊功劳。如:勋章|奇勋。组词如:功勋。 勋勛★繁◎常;勳★异◎异★常xūn勛,形声,从力,員声,大的特殊的功劳。又作“勳”,音符改为熏。《异体字表》以“勳”为异体字。《简化字表》把“勛”类推简作“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