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汪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

(词)宋·汪莘

村南北。

夜来陡觉霜风急。

霜风急。

征途情绪,塞垣消息。

佳人独倚琵琶泣。

一江明月空相忆。

空相忆。

寒衣未絮,荻花狼籍。


1

(词)宋·汪莘

年少好寻芳,早春时节。

飞去飞来似蝴蝶。

如今老大,懒趁五陵豪侠。

梦中时听得,秦箫咽。

割断人间,柳枝桃叶。

海上书来恨离别。

旧游还在,空锁烟霞万叠。

举杯相忆处,青天月。


1

(词)宋·汪莘

人间只解留春住。不管秋归去。

一阵西窗风雨。秋也归何处。

柴扉半掩闲庭户。黄叶青苔无数。

犹把小春分付。梅蕊前村路。


1

(词)宋·汪莘

当年剪彩垂髫,超然便欲为仙去。

世间俗状,人心狡计,不堪同住。

每坐空山,独临古涧,神闲意寓。

想瀛州鸡犬,蓬莱猿鹤,应怅望,门前路。

自昔侯王将相,几番成、落花飞絮。

仰天醉眼,兴云妙手,年华迟莫。

长揖烟尘,静朝日月,谁知幽素。

正风清麟背,星垂海角,晓钟初寤。


1

(词)宋·汪莘

春色平分,甚偏他杨柳,分外风流。

夭桃自适其适,一笑还休。

可怜仙李,对东风、却少温柔。

争奈得、海棠妆点,向人浑不知羞。

谁觉韶华如梦,到酴醾开后,莺语供愁。

天教姚黄晚出,贵与王侔。

花中隐者,有春兰、秋菊俱优。

须是到、溪山清冻,江梅香喷枝头。


1

(词)宋·汪莘

鹧鸪声里别江东。

绿阴中。

夕阳红。

一点离愁,相对景重重。

目断大罗天上客,朝玉帝,把芙蓉。

紫阳山下偶相逢。

醉金钟。

跨苍龙。

归去故山,犹带白云封。

洞口桃花如恨我,飘满地,任春风。


1

(词)宋·汪莘

一片江南春色晚。

牡丹花谢莺声懒。

问君离恨几多长,芳草连天犹觉短。

昨夜溪头新溜满。

樽前自起喷龙管。

明朝飞棹下钱塘,心共白蘋香不断。


1

(词)宋·汪莘

春来春色佳,秋至秋光好。

无计奈春归,又看秋光老。

去年飞雪时,病与梅花道。

来岁雪飞时,为把金樽倒。


1

(词)宋·汪莘

梦下瑶台,神飞阆苑,自叹尘寰久客。

三入成周,望皇居帝宅。

荡兰桨、伊阙波涛,曳玉杖、洛阳阡陌。

独踌躇、武烈文谟,天垂晚,月生魄。

故人少,别怀多,引壶觞自酌,谁怜衰白。

群仙问我,尚低头方册。

共云将、东过扶摇,遇鸿濛、顿超玄默。

待功成,翳凤骑麟,把蟠桃摘。


1

(词)宋·汪莘

金风玉露,洗出乾坤体。

乘兴到前村,见一片、清溪无底。

竹篱茅舍,鸡犬两三家,寻渔父,问湘灵,拄杖斜阳里。

青春误我,白发今如此。

幸自识方壶,有个人、神通游戏。

涧边野鹤,岩上忽孤云,倾浊酒,对黄花,又似东篱子。


1

(词)宋·汪莘

檐溜滴。都是春归消息。

带雨牡丹无气力。黄鹂愁雨湿。

争看洛阳春色。忘却连天草碧。

南浦绿波双桨急。沙头人伫立。


2

(词)宋·汪莘

美人家在江南住。每惆怅、江南日暮。

白蘋洲畔花无数。还忆潇湘风度。

幸自是、断肠无处。怎强作、莺声燕语。

东风占断秦筝柱。也逐落花归去。

(词)宋·汪莘

残雪林塘春意浅。倚碧玉、阑干日晚。

天涯五色明如剪。上有新蟾占断。

从别后、水遥山远。倩说与、天台刘阮。

方壶只有梅花伴。不似桃花庭院。


2

(词)宋·汪莘

云绕花屏,天横练带,画堂三月初三。

斜风细雨,罗幕护轻寒。

无数天香国色,枝枝带、洛浦嵩山。

烧红烛,吞星□日,光射九霞冠。

仙宫,深几许,黄莺问道,紫燕窥帘。

似太真姊妹,半醒微酣。

须信生来富贵,何曾在、草舍茅庵。

皇州近,扁舟载去,春色冠东南。

(词)宋·汪莘

云梦南来,岷嶓东会,楼前天水苍茫。

黄州太守,万里作金汤。

淮上烟尘初敛,仍安集、耕陇渔乡。

须知道,纶巾羽扇,不独数周郎。

生朝,遥想处,雪消赤壁,春动黄冈。

有新翻杨柳,细抹丝簧。

竹外一枝更好,应回首、清浅池塘。

看看也,天边凤诏,归侍赭袍光。


2

(词)宋·汪莘

晓角霜天,昼帘却是春天气。

小园行处。

双蝶相随至。

恰向梅边,又向桃边觑。

孜孜地。

访兰寻蕙。

谁会幽人意。

(词)宋·汪莘

数朵芙蕖,嫣然一笑凌清晓。

谢家池沼。

秋景偏宜少。

气挟清霜,似把群花小。

秋风袅。

湘君来了。

一曲烟波渺。


2

(词)宋·汪莘

序:金梦弼携鱼酒见访云:昨属渔人鱼。渔言:白茅潭中,有白鱼一双。今晨果揭其一以来。因赋此为谢,并致后会之意

渔翁家住寒潭上。晓霜晚日时相向。

三尺白鱼长。一双摇玉光。

前朝来献状。果慰携壶望。

水月正商量。小桥梅欲香。

(词)宋·汪莘

问言何处秋光好。当年曾过常州道。

一望没遮拦。天宽水亦宽。

也因轻霭扫。也傍斜晖讨。

指点与君看。画他难不难。


2

(词)宋·汪莘

倘来无定,浮生如寄,休说真非真是。

道人半睡半醒时,全身在、碧霄宫里。

风师四起,云君六合,茅舍有何准拟。

待他雪阵打窗来,旋披起、半床纸被。

(词)宋·汪莘

柳塘居处,方壶道号,汪姓莘名耕字。

欲将丹药点凡花,教都做、水仙无计。

家中安石,村中居易,总是一场游戏。

曲终金石满吾庐,争奈少、柳家风味。


3

(词)宋·汪莘

序:清明日,携幼为南山之游,适为游人所先。回访落石岩,恰坐定,有石楠红叶,飘下樽俎间,小饮而归,久立碧桃花下,即事赋之

策杖南山去。

到南溪、谁家宅院,欺人先渡。

羽扇徐麾僮仆退,翠柳白沙西路。

帝赐我、阆风玄圃。

一片飞来红叶阔,细看来、上有双鸾句。

应念我,尘中住。

眼前儿女闲相语。

怪人间、禁烟时节,安排尊俎。

为道从来寒食好,且莫思量今古。

共绿水、春风鸥鹭。

望我壶天天未晚,记碧桃、花发闲庭户。

归到也,对花舞。

(词)宋·汪莘

去郢频回首。

正横江、荪桡容与,兰旌悠久。

怅望龙门都不见,似把长楸孤负。

念往日、佳人为偶。

独向芳洲相思处,采蘋花、杜若空盈手。

乘赤豹,谁来后。

云中眼界穷高厚。

览山川、冀州还在,陶唐何有。

木叶纷纷秋风晚,缥缈潇湘左右。

见帝子、冰魂相守。

应记挥弦相对日,酹一杯、太乙东皇酒。

问此意,君知否。

(词)宋·汪莘

晓趁西湖约。

到湖头,烟消日出,波生雨脚。

日挈白鱼携碧酒,要与诗人共酌。

把楼上、珠帘搭却。

坐对荷花三万朵,念西邻、未嫁肌如削。

待折与,不堪著。

别来又见秋萧索。

恨无由、将余风月,伴君云鹤。

想见登山临水处,醉把茱萸槃礴。

唱白雪、阳春新作。

忆自东篱人去后,算人间,黄菊空零落。

叹作者,多命薄。


3

(词)宋·汪莘

青女催人两鬓霜。

自篘白酒作重阳。

方壶老子莫凄凉。

天地两三胡蝶梦,古今多少菊花香。

只将破帽送秋光。

(词)宋·汪莘

序:邦君孟侯坐上论牡丹,以为此花发于春深,禀气厚,故结花大,且属余赋词。遂以此意赋之。二月初二夜

白日青天蘸水开。

落花江上玉鞭回。

东君擎出牡丹来。

独占洛阳春气足,遂中天下作花魁。

相知深处举离杯。

(词)宋·汪莘

一曲清溪绕舍流。

数间茅屋正宜秋。

芙蓉灼灼出墙头。

元亮气高还作令,少陵形瘦不封侯。

村醪闲饮两三瓯。


3

(词)宋·汪莘

红白虽分两色,清香总是梅花。

早春风日野人家。

相对伯夷柳下。

爱影拈将灯取,惜香放下帘遮。

长安如梦只堪嗟。

乐此应须贤者。

(词)宋·汪莘

曾把江梅入室,门人不敬红梅。

清香一点入灵台。

傲雪家风犹在。

状貌妇人孺子,性情烈士奇才。

自开自落有谁来。

与汝上林相待。

(词)宋·汪莘

序:张文潜诗有东海大松,序云:土人相传,三代时物。徐仲车先生和之。余意古松之散在天地间,其拄青天而蔽厚地者,可以数计周知。欲合而处之,不可得也。作问松

天下老松有数,人间不记何年。

海心岳顶寺门前。

我欲收成一片。

为向此公传语,却教老子随缘。

龙盘虎踞负青天。

岂若吾身亲见。


9

(词)宋·汪莘

月落画桥西,花影柳阴相亚。

把住嫦娥问道,是谁家亭榭。

天边处士少微星,正在杏花下。

斜卓参旗一片,作草堂春夜。

(词)宋·汪莘

挽我过溪桥,请与春风权摄。

推出雪峰千丈,照碧溪春色。

别来三度见梅花,今日共君说。

只这溪山十里,剩几多风月。

(词)宋·汪莘

春早不知春,春晚又还无味。

一点日中星鸟,想尧民如醉。

不寒不暖杏花天,花到半开处。

正是太平风景,为人间留住。

(词)宋·汪莘

天宇绿无云,迟日江山如绣。

是日轻衫团扇,笑折花相授。

南山之北北山南,星鸟尚依旧。

谁在松风高卧,作嵩阳春昼。

(词)宋·汪莘

春有三变,曰:孟、仲、季。天分四 象,曰:晓、夕、昼、夜。自是而出,有不可胜言者矣。约而赋之,凡七篇

风日未全春,又是春来风日。

不出方壶门户,见东皇消息。

此时春事苦无多,春意最端的。

却被草芽引去,向柳梢收得。

(词)宋·汪莘

风雨打黄昏,啼杀满山杜宇。

到得人间春去,问英雄何处。

桃红李白竞春光,谁共残妆语。

最是梨花一树,照谁家庭户。

(词)宋·汪莘

阆苑梦回时,窗外数声啼鸟。

觉我床前天气,便清明多少。

诗人门户约花开,宿蝶误飞了。

一段山青水绿,作洞庭春晓。

(词)宋·汪莘

堂上挂黄山,辉映庭前春雪。

记得山中雪境,恰一般清绝。

须知天锡与方壶,比似镜湖别。

好得镜湖狂客,伴方壶欢伯。

(词)宋·汪莘

夹岸隘桃花,花下苍苔如积。

蓦地轻寒一阵,上桃花颜色。

东邻西舍绝经过,新月是相识。

白玉阑干斜倚,作蓬山春夕。


9

(词)宋·汪莘

序:东坡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本于太白问月云:“青天有月来几时。”太白云“今人不见古时月”,本于抱朴子云:今月不及古月之郎。抱朴子所言,非绮语也。深思而得之,诚有此理。嘉定元年中秋日,因赋水调,其夜无月

听说古时月,皎洁胜今时。

今人但见今月,也道似琉璃。

君看少年眸子,那比婴儿神彩,投老又堪悲。

明月不再盛,玉斧亦何为。

约东坡,招太白,试寻思。

凭谁斫却,里面桂影数千枝。

忆在无怀天上,仍向有虞宫殿,看月到陈隋。

别有一轮月,万古没成亏。

(词)宋·汪莘

孔孟化尘土,秦汉共丘墟。

人间美恶如梦,试看几张书。

还是天一地二,做出朝三暮四,堪笑又堪悲。

谁忆陶元亮,春酒解饥劬。

老将至,岁既晏,念春归。

停云亲友南北,何以慰离居。

半郭半村佳处,一竹一花生意,吾亦爱吾庐。

时访前村酒,旋买小溪鱼。

(词)宋·汪莘

欲觅存心法,当自尽心求。

此心尽处,豁地知性与天侔。

行尽武陵溪路,忽见桃源洞口,渔子舍渔舟。

输与逃秦侣,绝境几春秋。

举全体,既尽得,要敛收。

勿忘勿助之际,玄牝一丝头。

君看天高地下,中有鸢飞鱼跃,妙用正周流。

可与知者道,莫语俗人休。

(词)宋·汪莘

寄语山阿子,何日出幽篁。

兰衣蕙带,为我独立万寻冈。

头上青天荡荡,足下白云霭霭,和气自悠扬。

一阵东风至,灵雨过南塘。

招山鬼,吊河伯,俟东皇。

朱宫紫阙,何事宛在水中央。

长望龙辀雷驾,凭仗箫钟交鼓,宾日出扶桑。

我乃援北斗,子亦射天狼。

(词)宋·汪莘

志可洞金石,气可塞堪舆。

问君所志安在,富贵胜人乎。

看取首阳二子,叩住孟津匹马,天讨不枝梧。

特立浮云外,大块可齐驱。

铁可折,玉可碎,海可枯。

不论穷达生死,直节贯殊途。

立处孤峰万仞,袖里青蛇三尺,用舍付河图。

晞汝阳阿上,濯汝洞庭湖。

(词)宋·汪莘

尧舜去已远,稷契不重来。

周流天上地下,我马亦悠哉。

君向云中独立,知与何人相俟,孔盖逐风回。

长忆目成处,却苦别离催。

被明月,佩宝璐,冠崔嵬。

可怜幼好奇服,年老在尘埃。

天地与吾同性,日月与吾同命,何事有馀哀。

故国空乔木,野鹿上高台。

(词)宋·汪莘

草木自成岁,禽鸟已春声。

仰观俯察,多少宇宙古今情。

遐想炎黄以上,逮至汉唐而下,几个费经营。

巢许有真意,无责自身轻。

富与贵,贫与贱,死还生。

方壶岁晚,深感梅蕊向人倾。

造物元来无物,有物还应自造,人意几曾平。

天际识归路,野鹤忽长鸣。

(词)宋·汪莘

谁与玩芳草,公子未西归。

天然脱去雕饰,秋水落芙蕖。

发轫朝兮东壁,弭节夕兮西极,故国入踌躇。

梦里不知路,南斗正扶疏。

鸩不好,凤不利,忆三闾。

算来何事,苦道岁晏孰华余。

首拜东皇太乙,复次云君司命,高曳九霞裾。

山鬼正含睇,慕我欲何如。

(词)宋·汪莘

酿秫小春月,取酒雪花晨。

漏壶插破浮蚁,涌起碧鳞鳞。

谁觉东风密至,更带梅香潜入,瓮里净无尘。

一见酒之面,便得酒之心。

这番酒,未及饮,未及宾。

黄山图就,旧日境界喜重新。

三十六峰云嶂,三十六溪烟水,三十六壶春。

寄语黄山道,我是境中人。


1

(词)宋·汪莘

惜馀春、蛱蝶引春来,杜鹃趣春归。

算何如桃李,浑无言说,开落忘机。

多谢黄鹂旧友,相逐落花飞。

芳草连天远,愁杀斜晖。

谁向西湖南畔,问亭台在否,花木应非。

看孤山山下,惟说隐君庐。

想钱塘、春游依旧,到梨花、寒食隘舟车。

寻常事,不须惆怅,暮雨沾衣。


1

(词)宋·汪莘

诗家清绝。檐外森然苍玉节。

学易无思。一笑窗前白玉妃。

何人共说。山上青松松上雪。

更有谁知。溪在门前月在溪。


1

(词)宋·汪莘

茅舍起疏烟。

家在寒溪阿那边。

修竹当篱梅当户,萧然。

问是尧天是葛天。

风雨入新年。

惟恐春阴咽管弦。

绿酒一樽歌一曲,人传。

不属天仙属散仙。


1

(词)宋·汪莘

近腊景和,故山可过,足下听余述。

便自往山中,憩精蓝,与僧饭讫。

北涉灞川,明月华映郭,夜登华子冈头立。

嗟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蒙笼。

听林外犬类豹声雄。

更村落谁家鸣夜舂。

疏钟相闻,独坐此时,多思往日。

噫,记与君同。

清流仄径玉琤琮。

携手赋佳什。

往来萝月松风。

只待仲春天,春山可望,山中卉木垂萝密。

见出水轻鯈,点溪白鹭,青皋零露方湿。

雉朝飞,麦陇鸣俦匹。

念此去非遥莫相失。

傥能从我敢相必。

天机非子清者,此事非所急。

是中有趣殊深,愿子无忽。

不能一一。

偶因驮檗附吾书,是山人王维摩诘。

汪莘

汪莘1155—1227

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屏居黄山,读《易》自广。嘉定间,下诏求言,乃诣阙三上书,论天变、人事、民穷、吏污之弊,为杨简、真德秀所称赏,不报。朱子召赴经筵,莘先与熹书,熹重之,用其言。徐谊帅江东,高其行,以遗逸荐于朝,又不报。乃筑室柳溪之上,自号方壶居士。事迹见李以申《宋汪居士传》(《方壶存稿·附录》),《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汪处士传》。《宋史翼》有传。有《方壶存稿》八卷,《方壶诗馀》二卷。嘉定元年(1208)自序其词云:“余于词喜三人,盖至东坡而一变,其豪妙之气,隐然流于言外,天然绝作,不假振作。二变而为朱希真,多尘外之想。三变而为辛稼轩,乃写其胸中事,尤好称渊明。”孙山甫序称其“柳塘长短句似坡公,不受音律束缚”。程珌序谓“叔耕词蕴霞笺玉滴之奇,而忧深思远,未易遽班之贺白也”。《四库总目提要》则谓其词“稍近粗豪,其中《水调歌头》二首,至以‘持志’、‘存心’为题,则自有诗馀,从无此例。苟欲讲学,何不竟作语录乎”?

☚ 姜夔   曹彦约 ☛
汪莘

汪莘1155—1227

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隐居黄山。南宋宁宗嘉定(1208—1224)间,三上书朝廷,陈述民情及行阵之法,不报。开禧三年(1207),徐谊知建康,欲荐之,未如愿。晚年自号方壶居士。莘原有自编诗稿三编,曰《柳塘集》,至宋末,散失已多,后人搜存之,名《方壶存稿》,凡九卷。又有《方壶先生集》四卷,其诗“造境生而出语险”(《宋百家诗存》)。如《击鼓行》“豺狼闻之脑门裂,狐鼠粉碎臭满穴”;《群玉堂即事》起四句“蓬莱道山到者稀,忽随飙驾同来归。天横阆野望不尽,地绝瀛寰如无依”,道人所未道,然不能出之以自然。诗受李白影响,“源出李白,而天姿高秀不及之,故往往落卢仝蹊径”,然“亦不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诗亦不乏清新之作,如《三月十九日过松江二绝》、《晚晴即事》。其词亦有名。事迹详《新安文献志》卷八七《汪处士传》。《宋史翼》卷三六有传。

☚ 敖陶孙   姜夔 ☛
汪莘

汪莘1155—?

字叔耕,号柳堂,休宁(今属安徽)人。早年不屑降意场屋之文,屏居黄山,精研易经。宁宗嘉定中下诏求言,他三次诣阙上封事,论天变、人事、民穷、吏污之弊,不报。为朱熹所推重。后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汪莘以诗名,亦善词,“长短句似坡公,不受音律束缚”(王弈清《历代词话》卷八),亦学辛弃疾、朱敦儒,风格逸爽而时近粗豪。其如《沁园春·忆黄山》之清新飘逸、《杏花天》(美人家在江南住)之词蕴思远,乃为柳堂词之佳作。有《方壶存稿》。词二卷。

☚ 姜夔   ">杜 ☛
汪莘

汪莘1155—1227

南宋辞赋家。《宋史翼》有传。字叔耕,号柳塘,又号方壶。休宁(今安徽休宁)人。不屑意为场屋之文,屏居黄山;读《易》自广。宁宗嘉定中下诏求言,遂叩阍论天变、人事、民穷、吏污之敝,不报。后筑室柳溪之上,囿以方渠,因自号方壶先生。每醉,必浩歌赋诗以宣其郁积。孙嵘叟谓其“文章雄壮奇伟”,而“古赋似宋玉”(《方壶存稿序》)。所作《月赋》仿宋玉《风赋》体例,分言“陛下之月”,与“士民之月”,行文排宕有奇气。著有《方壶存稿》4卷。

☚ 邹浩   沈括 ☛
汪莘

汪莘

字叔耕。幼从学于吕原明,后弃举子业,屏迹黄山读易,精研释老诸书,深得朱熹器重。南宋嘉定(1208~1224)间以布衣上言,不被用,退而筑室于柳溪之滨,自号方壶居士。著有《归愚集》和《柳塘集》,今存有《方壶存稿》8卷。

☚ 吴辅   陈庆勉 ☛

汪莘1155~1227Wang Xin

man of letters of the Song Dynasty,also called Hermit Fanghu by himself. Works: Existing Manuscripts of Fanghu,etc.

汪莘1155—?

南宋学者。字叔耕。休宁(今属安徽)人。吕原明门人。为洪州推官。以诗闻名。居黄山,研究儒、释、老诸经书。筑室柳溪,自号方壼居士。有 《方壼存稿》、《归愚集》。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2:3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