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州市风穴寺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基地
项目概况:汝州市地处中原,总人口90.2万人,总土地面积1573平方公里,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南依伏牛,北靠嵩山,北汝河横贯东西,素有三山四岭三分川之称,地上地下水资源丰富。焦枝铁路横贯全境,公路四通八达。自隋炀帝大业元年设州以来,曾辖鲁、宝、郏、伊(汝阳)4县,已有2620年的历史,人文景观遍布全市。
汝州市北部地区涉及6个乡镇,1个国有林场,59个行政村,19万人口,面积2.4万公顷,大部分属浅山丘陵区,发展经济林条件适宜,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建于北魏的风穴寺及塔林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
“园林化经济林旅游基地”利用嵩山南麓一带宜果面积广阔,历史文化沉积深厚这一独特优势,围绕汝州市特殊的地理景观,利用当地自然经济优势,使林果业与旅游文化嫁接,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使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旅游事业与经济林发展相结合,建立以经济林为主体的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园林化复合生态经济工程体系,林果、旅游配套建设,建成一片果林,修复一处景点,搞活一方经济,同时形成少林寺、风穴寺国家级森林公园、三苏坟的新旅游线。
“汝州市园林化经济林旅游基地”栽植经济林总面积8500公顷,修建风穴寺、风穴寺国家森林公园、安沟水库、马庙水库、太山庙五大风景区,建园门11处,修缮景点139处,新修和修复道路9条,总长30.4公里,栽植绿篱及防护林300万株,新打机井并配套100眼,新建提灌站20处,建护林房4500间,新建果品保鲜库4座,果品加工厂2座。该基地经济林建设以当地通过长期试点摸索出的一套完整的集约栽培技术和组织管理体系为模式,选择的经济林树种为苹果、桃、梨、杏、李、柿、核桃、枣、红果、花椒、石榴等, 具有适生、优质、丰产、抗逆性强等特征,具备商品生产规模和集约栽培及经营条件,能形成商品优势,在出口创汇、推动地方经济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投资概算和效益分析:该基地建设总投资16500万元人民币,其中经济林栽植6617万元人民币,基础设施2841万元人民币,农药器械1563万元人民币,修路绿化1805万元人民币,景点修复建设及森林公园2642万元人民币,其他投资1032万元人民币。
该基地各种果树实际受益均在30年以上,以15年为一个经营周期,可生产各种经济林产品215760.8万公斤,产品销售收入315977.6万元人民币,各种作物收入7960万元人民币,旅游收入5725万元人民币,年均21977.5万元人民币,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独资
联系单位:汝州市农林局 邮编:467500
电话:0375-6862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