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博物馆
位于安庆市沿江东路。该馆1977年正式成立。隶属市文化局。著名书法家林散之题写馆名。馆址原设于迎江寺,1982年迁往“熊范烈士专祠”。专祠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前身为“慈云阁”,始建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清末为祭祀安徽巡抚英翰改筑“英公祠”。1912年,为纪念安庆马炮营起义主要领袖而更名为“熊范烈士专祠”。占地面积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945平方米。坐南朝北,砖木结构,硬山单檐坡顶式,临江倚坡而筑。原为四进三殿,现存两殿。前殿一楼一底,辟有三门。面阔20米,进深11米。殿后两侧楼上下有长廊。由前殿穿过天井拾级而上,可至后进广嗣殿。
馆内设陈列部、保管部、研究部、保卫科、办公室。现有职工22人,其中副研究馆员1人、馆员4人。馆藏文物2000余件,以太平天国、辛亥革命等近代文物居多,兼藏青铜器、陶瓷器、金银器、名人石刻及书画。较为珍贵的有:张四墩新石器遗址出土陶器、皖河农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石雕人面像、战国越王“兀北古”错金鸟篆铭文青铜剑、明清花瓷器、明史可法修城题名石额、太平天国圣库砝码和火炮兵器、清大书法家邓石如书法、近代虞蟾和陈崇光巨幅山水画与花卉、现代于右任、何香凝书画、市郊出土古象下颌骨及恐龙蛋化石等。其中越王“兀北古”剑参加“1992年中国文物精华”展,并选入大型画册。
馆内基本陈列有“安庆市近代史”陈列,展出文物、图片资料200余件,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还举办过“安庆市出土文物”展、“安庆市(含辖区八县)文物珍品”展受到社会各界欢迎。每年平均接待中外观众7万人次。该馆曾编有《安庆市文物志》、《安庆市历史资料》、《中国青花瓷概述》、《中国古陶瓷款识概论》、《明代民窑空“白点”青花瓷画图鉴》等较有影响的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