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汉密尔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汉密尔顿1755—1804Alexander Hamilton美国建国初期资产阶级政治家,联邦党领袖,首任财政部长。英属西印度群岛富有家庭出身。早年被其父遗弃,十二岁当店员。后入英王学院(今哥伦比亚大学的前身)读书。独立战争前夕,著文反抗英国暴政,曾参加爱国义勇军组织。独立战争爆发后投笔从戎。1777年擢升中校,担任华盛顿参谋部副官。战后曾回纽约当律师。1787年参加制宪会议,主张建立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度。后同麦迪逊等合著《联邦党人》,宣扬“三权分立”。联邦政府成立后,任财政部长(1739—1795)。任内结束了战后美国财政紊乱现象,执行有利于商业资本家和投机商的政策。拥护奴隶制,镇压威士忌酒事件的起义农民,反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遭到杰弗逊为代表的民主共和党的反对。1795年辞职后经商并操律师业务。1798年被亚当斯政府任命为督察将军。1800年总统选举陷于僵局时,从国家大局出发,决定支持杰弗逊当选。1804年为反对分裂联邦的阴谋,策划挫败所谓“北方邦联”预定的“总统”伯尔。7月11日同伯尔在新泽西州决斗时负伤致死。 汉密尔顿1755~1804AlexanderHamilton美国革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起草美国宪法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联邦党人首领,G·华盛顿时代的财政部长。生于英属西印度群岛的尼维斯岛,青年时代到北美大陆求学。独立战争期间,是大陆军队一名军官,曾任总司令华盛顿的军事秘书。战争结束后转而研究法律,1787年被纽约州议会选为出席费城制宪会议代表,对制定宪法发表了重要的意见。会后,与J·杰伊和J·麦迪逊共同撰写一系列论文,这些论文后来汇编为《联邦党人文集》。这部对建构美国政治制度产生巨大影响的论文集,有半数的文章出自他的手。发展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认为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门之间仅有“三权分立”还不够,还要有“制约与平衡”。这一主张成为美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他支持建立强有力的联邦政府。认为,联邦政府的权力不应限于宪法明确授予的范围,还包括虽未明确授予但可依据原则推论出来的权力,即“默示的权力”。其宪法理论长期以来受到美国宪法学家的推崇。1789年被华盛顿总统任命为联邦财政部长,任内推行促进工业发展、加强政府对经济的管理的政策。1795年退出公职。1801年参加创办联邦党报纸《纽约晚邮报》。1804年在与共和党人伯尔的决斗中身亡。 汉密尔顿1757—1804Alexander Hamiltan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反民主派的代表、联邦党人、宪法学家。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曾任华盛顿的军事秘书,独立战争胜利后在华盛顿任美国总统期间出任财政部长。他是美国1787年制宪会议的主要代表,是美国宪法的主要起草人,又是这部宪法的主要论述者。宪法草案公布后,他同杰伊、麦迪逊合作,先后发表了85篇论文,详细论述了美国宪法的内容。后来,由他将这85篇论文编辑成书,即《联邦党人文集》。汉密尔顿在书中论述了美国为什么建立总统制共和国,国家结构形式为什么采取联邦制,国家管理形式为什么采取三权分立和制约与平衡原则。他认为只有实行联邦制才能保证美国的和平与安全,防止各州制造事端,造成一个健康的、强有力的政治,减少军队,避免军事专制主义,防止“党争”。总之,联邦制可以最有力的发挥美国国家的各项职能。他还认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必须分立,分别由国会、总统(政府)、法院来行使,否则自由就会受到破坏。但是他又认为三种权力不能绝对分离,而要相互制约与平衡。防止权力的彼此侵犯,“以权力制止权力”,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要“给各部门的主管人抵制其他部门侵犯的必要法定手段和个人的主动。”他的这套理论对于建立和巩固美国资产阶级政治制度起了很大作用。 汉密尔顿1757—1804Alexander Hamilton美国建国初期政治家、宪法学家、联邦党的首领。生于西印度群岛的威斯岛。独立战争 (1775—1783) 时期任华盛顿的副官和军事秘书,大陆会议代表,战后在纽约任律师。1787年作为纽约州代表出席制宪会议,会后积极推动各州批准宪法草案。1789—1795年任政府财政部长。1804年与政敌阿伦·伯尔决斗身亡。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其宪法学说。主要是根据三权分立的理论提出了 “制约与平衡” 的原则。此外,有关司法独立、法官终身制及法院有解释宪法的权力,联邦政府拥有宪法虽未明确规定但从宪法中可以推论出来的 “默示权力”等方面的学说,不仅对美国宪法制度而且对美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曾发表大量文章,收入《联邦党人文集》。 汉密尔顿Will iam D.Hamil ton当代英国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在关于人类道德行为研究方面,他以其创立的亲属选择理论而闻名于学术界。为了解决自私的基因为何表现了利他行为这一难题,汉密尔顿对利他主义如何促进自我牺牲的个体的基因扩散开来的选择过程作了较详细的考察与思考。这些研究主要反映在他1963年发表的《利他行为的进化》,以及1964年发表的《社会行为的遗传发生论:Ⅰ和Ⅱ》两文中,按照汉密尔顿的亲属选择理论,尽管基因的天性是自私的,但由于近亲体内有不少基因是共同的,因此,每个自私的基因可以同时忠于不同的个体,从而保证那些拥有相同基因的动物的生存。“一个按这种原则行动的动物,假如它能以自己的一死救活两个以上同胞兄弟的生命——至少不得低于此数,那么,它就会为此而献出自己的生命”(汉密尔顿:《利他行为的进化》,载《美国自然科学家》1963年英文版,第97期第355页)。因此,在实施帮助某位亲属这种利他行为时起作用的因素包括:关于该亲属的重要性;关于该亲属的利益范围;以及与该亲属所共同拥有的那部分基因的数量的多寡。当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确定共同所有的基因数量。总之,一个准备作自我牺牲的利他基因如果要取得成功,就必须以拯救出两个以上的兄弟姐妹(子女或父母),或四个以上的异父异母兄弟姐妹,或八个以上的第一代堂兄弟姐妹等为代价,按平均值计算,这样的基因才有可能在利他主义者所拯救的个体内继续得到保存,并足以补偿利他主义者自身死亡所带来的损失。由此可见,汉密尔顿的亲属选择理论不过是基因选择论的一个表现形式而已。在这里,我们基因的维持与存续成了自我牺牲行为的最高价值准绳。 汉密尔顿美国建国初期保守派政治活动家,联邦党创始人。1755年生于英属西印度群岛。曾参加北美独立战争。1787年参加制宪会议。会后与麦迪逊、杰伊等人以“普布利厄斯”之名发表了85篇论文,鼓吹国家权力应集中于联邦政府,行政权应归于总统一人。后将这些文章以《联邦党人》之名印为文集,并把以杰斐逊为代表的民主派称为反联邦党人。1789年被华盛顿任命为财政部长。执行保护有产者,损害农民、工人及小业主的政策。1795年被迫辞职。1804年7月11日,与政敌决斗受重伤,次日身亡。 汉密尔顿 汉密尔顿1755—1804Hanmierdun, Alexander Hamilton美国建国初期资产阶级政治家、联邦政府第一任财政部长(1789—1795)。生于英属西印度群岛的尼维斯岛。少年丧母,遭遇坎坷。1772年赴北美,先后在一所私立中学和王家学院求学。他聪慧过人, 才华横溢。1774年7月,他作了一次反对英国统治的公开演讲, 此后一年之内, 即写了 《论魁北克法案》等3本反英、爱国的小册子。旋即投身革命,参加过1776年8月的长岛之役、10月的白平原之役和1781年10月的约克敦之役等,机智勇敢,有“幼狮”之称。1776年3月先是任炮兵上尉, 翌年初升为陆军中校, 担任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参谋部副官4年。1780年结婚,并因此跻身上层社会。1782—1783年为邦联国会代表。当过律师。1786年被选入纽约州议会; 同年, 参加安纳波利斯会议,并负责起草会议报告。1787年,出席费城制宪会议, 为大会中心人物之一: 对促使纽约州批准新宪法起过重大作用。1787年10月至1788年5月,他与麦迪逊等以“普布利厄斯”为笔名,连接发表一系列论文,论证、阐释和维护新宪法与联邦政府,对各州批准美国宪法有很大影响。此即有名的 《联邦论》。汉密尔顿逐渐成为联邦党人的主要领袖。1789年9月11 日,被华盛顿总统任命为财政部长,1795年初辞职。1790年至1791年间,先后提出关于国债问题、征收消费税、建议创办国家银行及关于制造业的报告等4个有关美国联邦政府财政与经济的报告, 实则是19世纪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蓝图。因与杰斐逊派不合, 当时未得很好贯彻。由于美法关系紧张, 1798年7月至1800年6月,他被约翰·亚当斯总统任命为督察将军,这是仅次于华盛顿享有的荣誉。在1801年选举总统时, 他不计恩怨, 支持杰斐逊当选, 并因此死于非命。1804年7月12日,因决斗受致命伤而在纽约去世。 ☚ 麦迪逊 杰克逊 ☛ 汉密尔顿约1755—1804Alexander Hamilton美国联邦党领袖之一。独立战争时期为华盛顿秘书和大陆会议代表。参加1787年制宪,主张建立中央集权的联邦政府。1789—1795年任财政部长,提出整顿财政,建立国家银行、征收国产税和保护关税等计划。对外主张发展同英国的关系。1804年7月与副总统艾伦·伯尔决斗,重伤致死。参见“逻辑学”中的“汉密尔顿”。 汉密尔顿美国独立时期思想家、政治家。联邦党人领袖。认为人类从来就是分为上等富人和下等穷人,主张富人永久掌权,以制止人民的轻举妄动。反对民主共和制,主张建立高度中央集权的总统制联邦政府。为牵制选举产生的立法机关,根据孟德斯鸠的分权学说,提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相互牵制与平衡的理论。主张司法独立,法官不仅是终身任职,而且有权审查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是否违反宪法。在联邦和州之间的权力分配上,主张加强联邦权力。参见“历史”中的“汉密尔顿”。 汉密尔顿苏格兰逻辑学家。对传统逻辑进行了某些改革。针对传统逻辑只讲直言(性质)判断的主词量化的情况,提出宾词量化的问题,即宾词也有全称和特称之分。将直言判断分为八种,如“所有S是所有P”,“所有S是有些P”。主要著作有《形而上学和逻辑讲义》。参见“历史”中的“汉密尔顿”。 汉密尔顿美国政治法律思想家。主张立法、行政和司法三种权力相互“制约与平衡”,联邦政府拥有宪法虽未明确规定但从宪法中可以推论出来的“默示权力”,司法独立并且法院具有解释宪法的权力,等等。对美国宪法制度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参见“历史”中的“汉密尔顿”。 汉密尔顿 汉密尔顿1755-1804Hamilton Alexanden美国政治家、华盛顿时代的财政部长,联邦派首领,美国政党报纸开创者之一。出生于一个小商人家庭。曾进入(后来的)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在独立战争中立了战功,深受华盛顿赏识。1871年战争结束后移居奥尔巴尼研习法律,取得律师资格。1781—1782年他用“大陆人”的笔名在《纽约邮船报》上发表6篇文章,主张建立强大的中央政府。1784年用“弗松”笔名出版两本小册子,主张宽大处理保皇派。1789年9月被任命为财政部长。为了使自己的政治主张在国会通过,他组织了联邦派与共和派进行斗争。华盛顿倾向于联邦派。该派实际上是执政党。汉密尔顿掌握财政大权,支持创办联邦派报纸《合众国公报》、《豪猪公报与每日广告报》、《智慧女神报》等政党报纸。其反对党共和派高举民主的旗帜,得到人民的支持,1800年杰斐逊被选为第3任总统。为阻挡共和派威信的日益高涨。他于1801年亲自创办《纽约晚邮报》作为在野反对党报纸与杰斐逊的共和派对抗。他是一个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有敏锐的判断力、深刻的洞察力和清晰简练的文字表达力,被称为“美国社论之父”。1804年在一场决斗中去世。 ☚ 汉城周报 汉斯·希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