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寺
古代佛教寺院。 在今北京房山南石经山。建于隋大业时。辽金时称石经寺。明俗称西峪寺。 清时又称西域云居禅林。寺依山而筑,坐西朝东。 原分三部分,中路为佛殿,南北两侧为僧舍与行宫,分别建有砖塔。抗日战争时,寺毁于战火,仅存北塔。 寺东北有石经山藏经洞,自隋至明,历代有刻石经者(参见“房山石经”)。辽天庆七年(1117),在藏经洞处筑有二塔。 南塔称压经塔,塔下为藏经穴,已毁。北塔又称舍刻塔、罗汉塔、红塔。 塔身涂红色,下部为八角形,有斗拱、佛雕、拱门、假窗。上部为圆锥形,塔顶宝珠。北塔周围有唐代所建四座小方塔。1981年,在修缮第五藏经洞(雷音洞)时,发现隋代安置的佛舍利两粒。 现云居寺塔、石经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