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汉代春秋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汉代春秋学汉代儒家经学的一种。研究对象是孔子据鲁史而作的《春秋》及“春秋三传”。汉代时《春秋》与“三传”各自别行。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始将《春秋》与《左传》配合。《春秋》与《公羊传》、《穀梁传》配合,不知始于何人。《四库总目提要》疑《春秋》与《公羊传》配合始于唐徐彦《公羊传义疏》,《春秋》与《穀梁传》配合始于晋范宁《穀梁传集解》。西汉初年,研究《春秋》的分为五家: 左氏、公羊、穀梁、邹氏、夹氏。《汉书·艺文志》谓“邹氏无师,夹师来有书”,故基本是三家。《左传》属古文,其传授不见于《史记》,《汉书·儒林传》认为汉初的张苍、贾谊、张敝、刘公子皆习《左传》。谊为《左传》训故,授赵人贾公,公授子长卿,卿授张禹、长子,禹授尹更始,更始授子咸及翟方进、胡常,常授贾濩,濩授陈钦。刘歆从尹咸、翟方进受。《汉书·刘歆传》又说:“歆校秘书,见古文《春秋左氏传》,大好之,丞相史尹咸以能明《左氏》,与歆共校经传。歆略从咸及翟方进受,质问大义。”刘歆传《左传》学于贾徽,徽撰《春秋条例》,传其子逵。逵作《左传长义》及《左氏解诂》。又陈钦受业于尹咸,传子元,元撰《左氏同异》。又郑兴受业于刘歆,传子众,众撰《左氏条例章句》。此外,马融、延笃亦治《左传》。汉末郑玄先治《公羊传》,后改治《左传》,撰《膏盲》、《发墨守》、《起废疾》,与公羊学者何休辩论,又以其学授服虔,虔撰《左氏章句》,盛行于时。以上《左传》传授系统,一般认为刘歆以后可信,刘歆以前多所疑问。清代研究《左传》的著作有: 顾炎武《杜解集正》,朱鹤龄《读左日抄》,惠栋《左传补正》,沈彤《春秋左传小疏》,洪亮吉《左传疏》,马宗涟《左传补注》,梁履绳《左传补释》,以上著作是纠正杜注、申扬贾服之作。这类著作的代表作是李贻德《贾服古注辑述》,刘文淇《春秋左氏传归注疏证》。清末章炳麟著有《春秋左传谈》、《叙录》、《刘子正左氏说》。《公羊传》属今文,汉代的始传人是董仲舒和胡母生。据徐彦《公羊传疏》引戴宏序,胡母生是撰著《公羊传》的学者之一。董撰有《公羊董仲舒治狱》,《春秋繁露》也是其公羊学著作。仲舒传嬴公、褚大、段仲及吕步舒,嬴公传孟卿、眭孟,眭孟传严彭祖、颜安乐。严、颜二家都立于学官,于是公羊学分为严、颜二家。东汉时何休专主《公羊》,力排《左传》、《穀梁》,撰有《公羊解诂》,流传至今。清代治《公羊传》的学者很多,孔广森、凌署、陈立都有撰著,而庄存与的《春秋正辞》宣究微言大义,以复兴今文学为目的,刘逢禄的《公羊何氏释例》、《公羊何氏解诂笺》更坚持今文学以排斥《左传》。其后宋凤翔、魏源、戴震、龚自珍、戴望、王闿运、廖平、康有为、皮锡瑞、崔适等学者,更援《公羊》大义以说群经,使公羊学复兴。《穀梁传》亦属今文,古无异议,近人崔适《春秋复始》认为其属古文学。汉代传《穀梁传》者始于鲁申培公,申公传瑕丘江公,江公传荣广及皓星公。荣广传周庆、丁姓及蔡千秋。千秋又事皓星公,以传尹更始。更始撰《穀梁章句》,授翟方进,房凤及子咸。宣帝时江公之孙为博士,传《穀梁传》于胡常。当时夏侯胜、萧望之、刘向都提倡《穀梁传》,于是穀梁学始盛。清代研究《穀梁传》的著作较少,有侯康《穀梁礼证》,柳兴恩《穀梁春秋大义述》,许桂林《穀梁释例》,文烝《穀梁补注》,书较为详明。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