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耕獵類 > 水利部 > 工具 > 水栅 水栅 shuǐzhà 用竹、木等所製阻攔物,置水中爲堵截之用。《南齊書·周山圖傳》:“山圖斷取行旅船板,以造樓櫓,立水栅,旬日皆辦。”《陳書·韋載傳》:“高祖聞義育軍不利,乃自將征之,剋其水栅。”元·王禎《農書·農器圖譜集·灌溉門》:“排水障水也。若溪岸稍深,田在高處,水不能及,則於溪之上流作栅遏水,使之旁出下溉,以及田所。其制:當流列植竪樁,樁上枕以‘伏牛’以‘拉木’,仍用塊石高壘,衆楗斜撑,以邀水勢。此栅之小者。如秦、雍之地,所拒川水,率用巨栅。其蒙利之家,歲例量力均辦所需工物。乃深植椿木,列置石囤,長或百步,高可尋丈,以横截中流,使傍入溝港。凡所溉田畝計千萬,號爲‘陸海’。”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水部 > 涯渚 > 水栅 水栅 shuǐzhà 在水中設置的栅欄。《南齊書·周山圖傳》:“山圖斷取行旅船板,以造樓櫓,立水栅,旬日皆辦。”唐·張籍《江南行》詩:“娼樓兩岸臨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 水栅fencelike dam以桩木石块筑成的拦水堰。在溪深田高时修筑,以抬高水位引水。王祯《农书》有其作法解说。水栅形制一般较小,是在溪流中打入木桩,木桩上铺以横木,上用块石砌垒。如在川中筑巨栅,需深植桩木,上置石囤,长或百步,高可寻丈,以横截中流,引水入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