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皮炎
冬令皮炎又称冬季瘙痒症或冬令痒疹,因表皮脱水而致的浅在性皮炎,多见于中年及老年人,亦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皮肤干燥者。由于冬季温度及湿度较低,皮肤水分易于蒸发,患者的皮脂腺分泌减少,或由于过多使用肥皂及热水洗浴,若肥皂含有氯酚或水杨酰苯胺等,均可诱发或加重本病。小腿前后及大腿前内侧为好发部位,重时泛发全身。患部皮肤干燥、淡红、落屑、有网状裂纹、小丘疹及抓痕。但亦可无明显的皮肤损害。瘙痒较剧,入浴后更为加重。本病在天暖后多渐自愈,有的可终年不消,并在本病基础上发生钱币形湿疹。亦可因不适当刺激或外用药而湿疹化。
轻症治疗可涂用冷霜或含油脂擦剂,以保护润泽皮肤。瘙痒重者除内服抗组胺药及维生素A外,可酌涂含酚及油擦剂,亦可外用皮质激素霜剂。不宜外用酯剂。预防应注意在太冷地区,冬季洗澡不宜过勤,水不宜太热,少用肥皂,洗澡后皮肤可酌涂冷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