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氯霉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

抗菌素。一种链霉菌(Streptomyces venzuela)的代谢产物。其左旋体即为氯霉素,现已人工合成。化学名称:左旋-苏-1-(对硝基苯基)-2-二氯乙酰氨基-1,3-丙二醇。化学结构式如下。1947年发现的广谱抗菌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立克次氏体和部分病毒有作用。在农业上主要对植物细菌病害,如水稻白叶枯病有高效,内吸作用强,对植物安全。

氯霉素

由链霉菌产生,现用合成法制造。口服15 mg/kg后2 h血药浓度达峰值,约为10~20 μg/mL。体内药物90%经肝代谢生成葡萄糖醛酸结合物,8%以原形由尿排泄。T1/21.5~3.5 h,新生儿24 h。约3%在胆汁中排泄。成人口服每次0.25~0.5 g,每日4次。急重症静脉滴注0.6 g,每日2~3次。儿童口服每日25~50 mg/kg;静脉滴注每日10~20 mg/kg,分次给予。片剂或胶囊:0.25 g/粒。注射剂:每支0.25 g/2mL。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um, chloromycetin

系由委内瑞拉链丝菌产生的一种抗生素,现用合成法制造。本品为左旋体,白色针状结晶,味苦,在水中溶解度小;干燥时稳定,水溶液呈中性,在中性和弱酸性溶液中较安定,煮沸也不分解,遇碱失效。本品为广谱抗生素,对许多革兰阳性、阴性菌、立克次体、沙眼衣原体等微生物均敏感;但其不良反应严重,且微生物易耐药,故应用受限,目前主要用于伤寒、副伤寒、沙门菌感染,外用沙眼等,也可用于化脓性脑膜炎。口服1日3~4次,1次0.25~0.5g;静滴1日2次,1次0.5~1.0g,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100~1 000ml滴入,症状消退后即应酌情减药。不良反应有:粒细胞、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神经炎、共济失调、维生素缺乏、二重感染等;消化道症状;灰婴综合征等;肌注可引起剧烈疼痛,故已少用。

氯霉素

广谱抗菌素。用化学合成法制得。白色结晶,微溶于水。抗菌作用与四环素相似。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和球菌作用强,对伤寒杆菌有特效,是治疗伤寒、副伤寒的首选药。不良反应主要是使白细胞下降。

氯霉素

氯霉素


氯霉素(chloromycetin,chloramphenicol)是委内瑞拉链霉菌Streptomyces venezuelae产生的抗生素,工业生产用化学合成法。
氯霉素为左旋体。其外消旋体称为合霉素(syntomyc-in),抗菌活性为氯霉素的一半,现已不用。
氯霉素为中性的无臭、味苦、白色的针状结晶。微溶于水,易溶于低级醇、丙酮,微溶于乙醚,几不溶于苯与石油醚。干燥避光常温下稳定,可保持五年以上。但在酸或碱性溶液中加热,则水解失效。
氯霉素与棕榈酸,硬脂酸或琥珀酸等形成无苦味的酯,体外无活性,进入体内后迅速被酯酶水解,而游离出氯霉素,并形成较高的血药浓度。
氯霉素的抗菌谱广,对大多数革兰阳性与阴性细菌、衣原体、立克次体等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氯霉素敏感的革兰阳性细菌有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等。敏感的革兰阴性细菌有大肠杆菌、产气杆菌、肺炎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其他沙门菌、痢疾杆菌、土拉杆菌、霍乱弧菌、布氏杆菌、流感杆菌、奈瑟菌属、百日咳杆菌等。对绿脓杆菌、真菌与病毒无作用。对氯霉素敏感的衣原体有淋巴肉芽肿、鹦鹉热与沙眼等病原体,敏感的立克次体有斑疹伤寒恙虫热、立克次体痘疹、斑点热与Q热等。氯霉素对一些原虫也有微弱作用。
氯霉素主要是抑制细菌生长,作用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氯霉素与5′-磷酸尿嘧啶核苷竞争核糖体上的结合部位,使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受到阻碍,从而抑制菌体蛋白质的合成。氯霉素也能抑制转肽酶,使肽链的延长受到阻碍。
细菌在体内外对氯霉素均可产生耐药性,近年来耐药菌株逐渐增加。大肠杆菌、沙门菌与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可因耐药因子(R因子)的传递而获得耐药性,现已证明具有R因子的大肠杆菌可产生乙酰转移酶,使氯霉素发生乙酰化而失效; 耐氯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亦可产生某种诱导酶,在乙酰辅酶A的参与下,使氯霉素乙酰化。氯霉素口服吸收良好,血药浓度在2~3小时达到高峰,尿中浓度于5小时内最高,血中的半寿期为1.6~3.3小时,有效浓度一般可持续6~8小时。静脉注射后,能立即达到高峰血浓度。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约为45%。氯霉素能广泛分布至全身各组织,动物实验表明: 肝、肾中的含量较高,依次为肺、脾、心肌、肠与脑,可渗入胸水与腹水中。亦可透过血脑屏障。胎儿循环中的浓度约为母体血循环中的30~80%。氯霉素主要在肝中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由尿中排泄,尿中约有给药量的5~15%以原形排出。
主要毒副反应为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但不严重。可引起荨麻疹与皮炎,但较为少见。长期用药可损害造血系统,引起红细胞生成抑制,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严重反应,用药时,需定期检查血象。亦可引起二重感染,视神经炎、周围神经炎、中毒性精神病等神经系统症状也偶有所见。
氯霉素主要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引起的尿路感染、肺炎、腹腔感染和败血症以及外用滴眼、滴耳剂等。但由于其对造血系统的影响,目前已不作首选药物。
成人每日口服1~2g,分3~4次服;儿童每日25~50mg/kg。成人肌内注射一日2次,每次0.5~1.0g;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剂量每日1.0~2.0g,严重者每日可用3g,分两次给药。1%软膏,5%丙二醇溶液,5%粉剂等可局部用于皮肤感染、创伤。氯霉素眼药水,眼膏用于治疗沙眼、结膜炎、角膜炎、眼睑缘炎等。氯霉素滴耳液用于治疗外耳炎、急性与慢性中耳炎。
☚ 万古霉素   甲砜霉素 ☛

氯霉素

chloromycetin;chloramphenicol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