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日较差 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称为气温日较差。日较差的大小受纬度、地形、水陆分布、大气环流以及天气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不仅各地各季的日较差不同,日与日之间差异也很大。表1-3-15是各地四季代表月份(1、4、7、10月)的平均气温日较差。
表1-3-15 安徽各地气温日较差 单位:℃ 地名 月份 | 砀山 | 宿州 | 阜阳 | 滁州 | 合肥 | 芜湖 | 安庆 | 屯溪 | 1 | 9.0 | 10.0 | 9.2 | 8.2 | 7.7 | 7.2 | 6.7 | 8.9 | 4 | 11. 6 | 11.8 | 10.6 | 9. 6 | 8.8 | 8. 7 | 7. 8 | 9.6 | 7 | 8.4 | 8. 3 | 8. 3 | 7.5 | 7. 4 | 7.4 | 7. 2 | 9.7 | 10 | 10. 9 | 10.9 | 10.4 | 9. 6 | 9.0 | 8. 2 | 7. 8 | 10.4 | 全年 | 10.2 | 10.5 | 9.8 | 8.8 | 8. 2 | 7. 7 | 7. 3 | 9. 5 |
从表中可以看出,江淮之间和沿江地区气温日较差小于淮北和江南南部地区;全省大部分地区4月和10月气温日较差大于1月和7月。 ☚ 气温年较差 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 ☛ 气温日较差 气温日较差是每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之差。取一个月或一年中的气温日较差的平均值就是这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日较差。再把有记录以来各年中这个月或各年的平均气温日较差再平均,就是这个月或全年的平均气温日较差,简称月或年平均气温日较差。 我国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地方是沿海地区和海岛。西沙群岛是我国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台站,只有3.8℃。从沿海进入大陆,年平均气温日较差迅速增加。我国南部尚因气候湿润气温日变化较小,西起四川盆地东到长江下游两岸,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也只有8℃左右。越过秦岭、淮河气候变干,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就增大到10℃以上。华北平原、东北南部年平均气温日较差大都在10—12℃之内;东北西南部和内蒙古气候更加干燥,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普遍在12—14℃以上; 西北地区除了山区以外,盆地中的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一般在14℃以上。我国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的地区是青藏高原上。这里空气稀薄,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迅速增温,而夜晚地面又迅速冷却,因而许多地区的年平均气温日较差都超过16℃。我国年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的台站,正是出现在青藏高原上的河谷盆地地形中。 我国东南部湿润地区中,虽然月平均气温日较差均在8℃左右,但也有少数气温日较差很大的日子出现。例如,广东梅县盆地中,1995年1月13日,强寒潮前锋刚过,天气晴朗无风,清晨出现了-5.0℃的低温,而午后最高气温却达到21.7℃,即气温日较差高达26.7℃。这也是同纬度地带十分罕见的现象。 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地理因子,主要有气候干湿因子、地形和海拔高度。气候干湿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主要是干旱地区白天太阳辐射热量绝大部分能到达地面且大部分用于使土壤和空气增温,而夜间则因为天气晴朗、大气中水汽少,地面长波辐射冷却特别强烈,使昼夜温差特别大。相反,湿润地区云多,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较少,而地面水分蒸发又消耗掉大量热能,因此白天气温上升不多; 到夜间,云层和大气中丰富的水汽又大量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并把其中一部分以逆辐射方式还给地面,因而气温下降也较少。所以,湿润地区气温日较差也就较小。就同一个地区而言气温日较差也随雨旱季节的更替而大幅度变化。 海洋的热容量比湿润的陆地还大,因此气温日较差很小。由于海陆之间温差造成的白天最高气温比内陆低,因而气温日较差也比内陆为小。 地形对气温日较差影响的一般规律是山顶山脊等凸出地形的气温日较差小。因为这种地形经常受到同高度自由大气的吹拂调节,而自由大气由于距地面较高其气温变化是很小的。相反,凹洼地形的气温日较差较大。因为这种地形中白天太阳辐射热量不易散失而升温快,夜间则有从四周山坡上下来的冷空气使盆地气温下降较多。如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定日盆地、梅县盆地的气温日较差之所以很大,地形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海拔高度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主要是由于高处大气较稀薄,气温日较差增大。雨旱季节可以影响气温日较差。一般旱季气温日较差较大,而雨季气温日较差较小,可相差3—4℃,甚至8—10℃以上。此外,天文季节对气温日较差也有一定影响。如春秋季昼夜等长,白天充分增温,夜间充分冷却降温,一般说来气温日较差可比其他季节大1—2℃。 在雨、旱和天文季节的综合影响下,我国东北、华北、西南等夏雨地区,气温日较差以雨季7—8月最小,以干旱的春秋季或者冬季最大。长江中下游的气温日较差则以7—8月最大,以阴沉多雨的冬季最小。华南地区的气温日较差以天气最晴朗的秋冬之交最大,而以前汛期的4—5月份为最小。西北干旱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则表现出春秋最大而冬季最小的特点。 “冷在清晨,热在午后” 反映了气温日变化的规律。以我国东部的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四城市为例,日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一般都在午后的13—15时,而日最低气温的出现时间一般都在日出前的5—6时。 最高气温出现的时间,季节变化很小,一般是夏季稍迟,冬季稍早,冬夏仅相差半个小时。但是最低气温的出现时间却随季节不同而变化较大。 ☚ 气温年较差 降水量分布 ☛ 气温日较差 气温日较差气温日较差是指一日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湖南各地日较差在一年中以夏季和初秋最大,春秋次之,冬季最小。全省日较差平均值的地域分布: 以洞庭湖区最小,在7℃左右,湘、资、沅澧四水中下游在7~8℃之间,芷江、沅陵、武岗、郴州等地在8℃以上,江华最大,可达9.6℃。年平均日较差8℃等温线沿湖南的东、南、西部山地山麓,分为山地与平原丘陵两种类型,全省日较差由平原向丘陵、山地逐渐减小。 ☚ 平均气温 气温年较差 ☛ 气温日较差 气温日较差气温在一昼夜内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甘肃省的气温日较差一般为10℃~17℃,自东南向西北增大。河西为12℃~17℃,是全省日较差最大的地区, 河东为10℃~15℃, 其中陇南南部在10℃左右,是本省气温日较差最小的地区。冬夏季日较差小、春秋季日较差大。春季4月全省气温日较差0℃~17℃; 夏季7月9℃~17℃; 秋季10月8℃~18℃;冬季1月8℃~19℃。气温最大日较差,河西为26℃~32℃, 河东20℃~36℃。 ☚ 气温 气温年较差 ☛ 000054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