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社会主义
亦称“第三世界社会主义”。是企图把民族国家的民族传统或宗教传统与各种社会主义揉合在一起的一种社会思潮。二次大战后,它随着亚非拉地区许多国家获得民族独立而逐渐兴起。民族社会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只适用于发达国家,不能适用于20世纪的亚非拉国家,因为这些国家的主要敌人是外国帝国主义,它们需要的是民族主义、民族团结,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是对立的。它们饱尝了资本主义的苦头,为迅速摆脱殖民统治的影响,巩固和发展政治上、经济上的完全独立,把社会主义作为奋斗的最终目标,而不是共产主义,因为他们反对公有制,把国有化作为社会主义的主要措施。他们也实行国民经济计划生产,进行土地改革,提倡农业集体化和合作化。这些国家的执政党不是共产党,而是由各种中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政党。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往往与宗教信仰、民族传统精神联系起来,如阿拉伯社会主义国家同伊斯兰教相联系;坦桑尼亚的乌贾马村社社会主义与该国的村社组织形式相联系。国外学者通常把第三世界的一些非马克思主义者、中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提出的,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的各种社会主义派别统称为民族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