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毛怜卫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毛怜卫明代羁縻卫所名。“毛怜”为满语“马”之意,或以原居于今穆棱河流域而得名。始设于今图们江中下游之地,在古庆源与斡木河之间。永乐三年 (1405),其首领把儿逊等入明朝贡,置卫,以把儿逊等为指挥、千百户等官。所部与建州卫所部一样,《朝鲜李朝实录》皆称之为兀良哈人,也为建州女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八年 (1410),把儿逊等被朝鲜李朝军队袭杀,部众遭难。次年 (1411),明命建州卫指挥佥事猛哥不花为毛怜卫指挥使,执掌毛怜卫事。后来毛怜卫一分为二:一部分附从建州卫南迁婆猪江(今浑江)一带,称为 “寄住毛怜卫”;大部分仍留居今图们江一带,即为毛怜本卫。明中叶以后,图们江一带的毛怜卫人,不断西迁于建州三卫之地,与之重新组合,至明末形成了建州五部。 毛怜卫明边地军镇名。位于今黑龙江省图们江口北一带。明永乐三年 (1405) 十二月置。因该部女真曾居于毛怜河,故名。建卫后,曾被朝鲜李朝军队重创,其指挥使职务于永乐九年 (1411) 九月由建州卫首领代之。该卫经济发达,为建州女真的核心卫分。永乐后期,迁至鸭绿江西、佟家江地面,以后渐成建州卫之一部。至明末,演化为建州五部之一。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时即行兼并。其部众后被编入八旗满洲,成为满族共同体形成之核心部分。 毛怜卫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摩琳卫。明置建州卫后,于永乐三年(1405)三月派人到图们江与东海滨一带招抚女真诸部。五月,毛怜等处女真首领把儿逊受招。十一月,偕64人入朝,明廷命设卫,以把儿逊等为指挥,千百户等官,赐诰印、冠带、袭衣及钞币等。八年(1410),把儿逊为朝鲜所杀。九年,明命建州卫指挥释家奴(即李显忠)之弟猛哥不花为毛怜卫指挥使。猛哥不花以屡从征蒙古有功,升右军都督府佥事。其地初在今吉林省嘎呀河以东地区,永乐后期西迁至鸭绿江北,后为建州的一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