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毛利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毛利人Maoris新西兰的少数民族。约28万人(1980年),94%居住在北岛。属波利尼西亚人种类型,并具有澳大利亚人种美拉尼西亚类型的个别特征。据传其祖先于十至十四世纪自波利尼西亚中部迁来,后与当地美拉尼西亚人通婚,发生混合。十八世纪末约有20多万人,分为50个部落,已有部落联盟。社会以父系大家族为单位,阶级分化明显,有首领、自由民、奴隶等等级。1840年受英国殖民统治,曾多次奋起反抗。在1843—1872年“毛利战争”中惨遭杀害,人口锐减,已不足4万;但迫使殖民当局承认其政治经济权利。1907年新西兰独立后,民族权利受到尊重,人口逐渐恢复:1945年达11万,1970年达22万。操毛利语,属南岛语系波利尼西亚语族,十九世纪中叶开始使用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创文字;许多人通用英语。原信多神,后受西方文化影响,多信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农村以农牧林业为主;流入城市的多为粗壮工。已出现本族中小资产阶级,部落贵族已失去原有权势,民族意识日益增强。民族文化得到发展,房屋建筑、木刻玉雕、服饰衣著、文身黥面、音乐舞蹈等,颇具民族特色。 毛利人的歌舞团 毛利人Maoris大洋洲新西兰少数民族。有28万人(1980年),属南方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混合型。毛利语属南岛语系波利尼西亚语族。信仰多神。从事农牧业。 毛利人 毛利人新西兰的少数民族。约28万人 (1980年),约占全国人口的9%,绝大部分居住在北岛。属南方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据传其祖先于10至14世纪自波利尼西亚中部迁来,后与当地土著美拉尼西亚人通婚,发生混合。19世纪初英国人入侵前,约有20多万人,分为50个部落,有部落联盟。原始公社开始解体,阶级分化明显,有贵族、自由民、依附民和奴隶。社会以父系大家族为单位,有的开始向个体小家庭过渡。经济以农业为主,盛行刀耕火种。部分人从事渔猎和采集。手工业发达,有专业工匠。房屋建筑、木雕装饰、服装衣著、文身黥面、音乐舞蹈等,颇具民族特色。1840年受英国殖民统治,曾奋起反抗。在1843—1872年“毛利战争”期间惨遭杀害,人口锐减,已不足4万。1970年新西兰独立后,民族权利受到尊重,人口开始回升。现代毛利人已接受英商新西兰的影响,许多人通用英语。原信多神,现多改信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除从事农、林、牧业外,许多人进入城市当壮工和仆役。民族意识日益增强,民族文化得到复兴和发展。 ☚ 丹麦人 毛难族 ☛ 毛利人Maori(新西兰少数民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