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比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比丘Bǐqiū

历史上代北地区复姓。《姓氏考略》据《魏书·官氏志》收载,其注云: “代北姓,后改为吕氏。”(按: 《郑通志·氏族略》 作“叱邱”。)

比丘bǐ qiū

梵语。佛家称出家修行的男僧。徐凝《独住僧》:百补袈裟一比丘,数茎长睫覆青眸。

比丘bǐ qiū

男僧。梵文Bhiksu的音译。按佛教规定男子出家后受过具足戒者,即依法受持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戒律。
(例)
❶罗刹听叫,急卸了钗环,脱了色服,挽青丝如道姑,穿缟素似比丘,双手捧那柄丈二长短的芭蕉扇子,走出门。(六十一·788·)
❷比丘怜子遣阴神 金殿识魔谈道德(七十八·995·)

比丘bì qiǔ

佛教指和尚,喻为乞讨者。今关中人,常拿一般人和乞讨者作比较用此语。例:生活上~他们要好的多了。
❍ 咱~不上人家。
《辞源》:“比丘,梵语。意为乞者。佛教指出家修行的男僧。”

比丘【同义】总目录


比丘乞士
僧人

僧人

僧(僧家;禅僧;竺僧;男僧;髡僧) 阇 缁衣 髡人 髡夫 髡褐 衲子 衲僧 衲衣 衲客 和尚 和上 丘比 比丘 空侣 释侣 净侣 禅侣 法侣 浮屠 禅客 梵客 毳客 毳锡 乘门 瞿昙 黑衣 方袍(方袍客) 高士阐士 参头 息心客 鹤林友 钵盂精 鬼乐官
和尚的总称:缁(缁侣;缁徒;缁流;缁袍) 僧徒 僧侣 僧众 清众 髡首 桑门 瓶锡 梵衲 秃士 老空人
佛教僧侣:沙门
域外来华的僧侣:梵僧
僧的别称:空门子 梵行先生
帝王封赐僧人的尊号:国师
僧人之间的相互敬称:师兄
僧人,僧众:衲徒
尊称僧:慧命 上人 禅师 大师 法师
对僧、尼、道士的尊称:
有道禅师:禅德
对僧人的敬称:开士
对僧道的昵称:阿练
鄙称僧人:髡囚 髡奴 秃丁
对僧人的蔑称:髡徒 秃奴 贼秃
僧自称:
老僧人自称:老衲
僧人自称的谦辞:贫僧
和尚自称的谦词:小僧
道士或道姑的谦称:小道
僧和尼:髡(髡缁) 僧尼
僧道自谦称:贫(贫道)
对僧尼的蔑称:髡牡
僧尼或道士的婉称:出家人 林下人
和尚和居士:鹤林友
僧人和道士:僧道 云水 黄衣 缁黄 髡簪
尊称年长的僧:长老
称老年僧:老僧 缁叟 槁衲 槁师 枯僧 瞿老 髡翁
称年轻僧:沙弥
受过十戒的沙弥:童真

另见:佛寺 信仰 出家 修行 修仙 念经 佛

☚ 僧尼、道人   各种僧 ☛

比丘

梵文音译。佛教之依法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出身修行者。俗称“和尚”。

比丘

072 比丘

梵文音译,又译作“苾刍”、“备刍”等。意译“乞士”、“乞士男”、“薰士”等。佛教称谓,指出家后依戒法规定受持具足戒从而取得正式僧人资格的男僧。女僧人则称作比丘尼。

☚ 和尚   住持 ☛

比丘

梵文Bhiksu的音译,又译“苾𫈪”,意译“乞士”。佛教称谓。出家后已受过具足戒(大戒)的男性。俗称和尚。

比丘bi qiu

【佛教】monk

比丘

佛教称谓。梵文音译,意为“乞士”(即靠乞食为生),又有“破烦恼”、“出家人”、“净持戒”、“怖魔”之意。蒙古称其为第雅齐。指出家学佛受具足戒之男僧。坚持守清净戒律。要举行简单而神圣的仪式受比丘戒,取得僧众的公认,不得私相授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9:5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