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十犍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二十犍度 佛教术语。 “犍度”,梵语意译为“蕴”或“聚”,相当于品或节。指戒律的二十种类别:(1)受戒犍度(为受具足戒之戒律,亦称“大犍度”、“大戒法”、“大戒律”)。 (2)说戒犍度(每月说戒忏之律,或每半月说戒忏之律,亦称“布萨法”)。 (3)安居犍度(每年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信徒聚居一起,过集体禅修的生活)。(4)自恣犍度(每年七月十五日安居结束后,僧众互相揭发、反省,议论他人善恶)。(5)皮革犍度(僧人对皮革制品的使用规则)。(6)衣犍度(僧徒衣著规定)。(7)药犍度(信徒用药的规定)。(8)迦絺那衣犍度(安居后接受居士所赠功德衣)。(9)拘睒弥犍度(按佛法制止僧众间的争斗)。(10)瞻波犍度(评论信徒间一些反佛的行为)。(11)呵责犍度(说惩罚不规之举的七种方法)。 (12)人犍度(行忏悔法之人数)。(13)覆藏犍度(对隐瞒反佛罪行者进行惩罚)。(14)遮犍度(不许犯罪者混入僧众)。(15)破僧犍度(指释迦牟尼的弟子提婆达多背叛僧团)。 (16)灭诤犍度(消灭七种争斗)。(17)比丘尼犍度(比丘尼的戒法)。(18)法犍度(比丘的礼仪规定)。(19)房舍犍度(僧房卧具等的规定)。 (20)杂犍度(其他各种杂项规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