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反映一年中自然现象与季节特征的二十四个节候。 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每隔15°划为一个段落,将全年均匀地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其中立春、惊蛰等为十二个“节”气;雨水、春分等为十二个“中”气,总称“二十四气”,俗称“二十四节气”。 以节气的开始一天为节名,则各月的“中”气必须在夏历的该月出现(如雨水在正月出现),没有“中”气的月,作为闰月。但“节”气则可在本月或上一个月出现(如立春可在正月或十二月出现)。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起源于黄河流域,早在春秋时代已用圭表测定日影划出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到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成为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 中国地域辽阔,在同一节气各地气候变化不同,农事活动也有差别(附二十四节气表)。 二十四节气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