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头履qítóulǚ也称“分梢履”。头部分歧的鞋履。通常制成两边两个尖角,中间凹陷。男女均可着之,汉代至唐代最为盛行,宋后已少见。据传说,唐太宗的妻子在贞观十年五月死于玄政殿,死后遗留下一双歧头履,因此履精美绝伦,经学士元章摹画,又传到宋代秘库中,后又流传到明代。五代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中:“梁有笏头履、分梢履。”明顾起元《说略》卷二一:“唐文德皇后遗履,为米元章写图。左方有小跋,是元章为画学博士时笔。跋云:‘右唐文德皇后遗履,以丹羽织成,前后金叶裁云为饰,长尺,底向上三寸许,中有两系,首缀二珠,盖古之歧头履也。’” 歧头履 歧头履是古代妇女鞋的一种款式。它起源于夏朝,商、周时期也有流行,不过以汉代至唐代最为盛行。据传说,唐太宗的妻子在贞观十年五月死于玄政殿,死后遗留下一双歧头履,因此履精美绝伦,经学士元章摹画,又传到宋代秘库中,以后又流传到明代。而明代的歧头履仍沿用汉唐遗制,其履长1尺,履头向上翘起3寸并呈两歧头钩状,用羽纱织成的履帮,前后都加以金叶装饰,并镶有云纹图案,有的还嵌有珠宝、金银线等饰物,十分精美、华丽。 ☚ 绕襟袍 翘头履 ☛ 000047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