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武威市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武威市

武威市

武威市地处河西走廊东端,位于东经101°49′-104°43′,北纬36°29′-39°27′之间,南依祁连山,北靠内蒙古,东南与兰州市、白银市接壤,西北和金昌、张掖毗邻,有“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的地位优势。
武威市现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天祝藏族自治县一区三县,国土面积3. 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91. 1万人,聚居着汉、回、藏、土等26个民族。武威又称凉州。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表彰其“武功军威”而取名武威。武威历史上就是“人烟扑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素有“银武威”之美称。1986年,凉州市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同年凉州区和民勤县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
武威市地处黄土、青藏、蒙新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势南高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依次形成南部祁连山山地、中部走廊平原和北部荒漠三个地貌单元,海拔介于1020-4874米之间。该区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 8℃,降水量60-610毫米,蒸发量1400-3010毫米, 日照时数2200-3030小时,无霜期85-165天,太阳辐射量127-138千卡/平方厘米。
全市内河流分属石羊河(内陆河)和黄河两大水系,水资源总量14.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4.3亿立方米,地下水0.64亿立方米。境内农林牧资源丰富,有农作物资源400多种,林木资源79种,畜禽资源26种,野生动物32种,中药材250种。农畜产品深加工前景广阔,玉米、酿造葡萄、啤酒大麦、蔬菜、大板瓜子、白牦牛等一批名优特色基地渐成规模。
全市旅游景点甚多,境内出土文物达3万多件,文物保护点543处。著名的有始建于北凉被称为石窟之祖的天梯山石窟;有元太子阔端与西藏佛教领袖萨班会晤的百塔寺遗址;还有被国家定为中国旅游标志的东汉艺术珍品“铜奔马”,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西夏碑”等一大批丰厚的文物遗存和神奇的旅游资源。
武威是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也是全省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和肉类繁育生产基地。独特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水土条件,使市内的小麦、玉米、酿造葡萄、蔬菜、畜禽具有良好的加工品质。凉州皇台酒、西凉啤酒、莫高牌干红(白)葡萄酒、云晓熏醋、麻纱等61个产品分获国优、省优等称号。全市现已建成沟通城乡、汇接全省全国的电信通讯网络,并开通武威奔马信息网站;城乡电网改造已基本完成,三县一区城区供水设施已完成改造;交通条件日新月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661.9公里。

☚ 酒泉市   白银市 ☛
武威市

武威市

县级市。在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段。东北邻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面积5 081平方公里。人口94.31万,是甘肃省人口最多的县市。辖武南、黄羊、清源、永昌、双城、丰乐、高坝、金羊、和平9镇38乡12街道办事处。市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汉武帝时置姑臧、揟次、鸾鸟及张掖县等。姑臧治今城关镇,东汉时武威郡来治。后为历代郡、州、府、县治所。也是前凉、后凉、南凉、北凉的都城。1949年为武威专员公署驻地。1985年改为武威市。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南部为祁连山区,山岭大雪山海拔4 847米。前山地带为低山、丘陵和盆地,海拔2 000~2 500米, 北部走廊平原海拔在2000米以下。属中温带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7.7℃, 1月平均气温-8.7℃, 7月平均气温21.9℃。无霜期154天。年降水量158. 4毫米。年日照2 945小时。年蒸发量2 021毫米。有石羊河支流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等,是绿洲的灌溉水源。绿洲中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是河西走廊最大的一片稳产高产区。以小麦为主, 还有油菜、瓜果、甜菜。有 “银武威”之称。工业有采煤、制糖、纺织、酿酒等。有兰新铁路、甘武铁路通过。有312国道、武民公路南北交叉。武威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皇娘娘台、雷台、海藏寺、罗什塔、西夏碑。雷台汉墓是铜奔马出土地。

☚ 武威地区   永昌镇 ☛
0000065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9:5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