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红海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红海蓝 亦名“红茄苳”。 红树科。常绿灌木或乔木。 叶厚,革质,长椭圆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6-16厘米,宽3.5-7厘米。 顶端极短,尾状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全缘。叶柄粗而略扁,长2-3厘米。托叶披针形,长4-5厘米,宽8-10毫米,早落。总花梗长2-3厘米,顶端不分枝,著生两朵小花,或有2-3回二岐分枝的短梗,具花4-8朵。花有短柄,长3-5毫米。花基部的小苞片联合成杯状,二裂,小裂片三角形,萼裂片4,三角状披针形。 花瓣比萼裂片短,雄蕊8枚,4枚著生于花瓣上,4枚著生于花萼上。果倒圆锥状卵形。种子于母树上萌发,胚轴长柱形。 多生于泥滩深厚的内湾。产于中国广东、广西、海南和台湾省。 树皮含丰富单宁,可作鞣料、染料等。 1.花枝 2.胚 (仿《中国植物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