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红液燃烧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红液燃烧炉 1.燃烧炉的分类和比较 目前国际上采用的红液燃烧炉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常用的箱式炉和旋风炉,这类燃烧炉的特点是燃烧时间短(红液干燥、燃烧、热分解的时间仅需1秒左右),因此要求红液喷雾粒度细、液浓和进风温度较高,炉温较高,必要时需用辅助燃料(例如油、煤粉等),管理上也比较严格。 另一类是近年来发展的流化床式燃烧炉(沸腾炉)。这种炉子的特点是,红液热分解后细粒反应时间短,并随炉气带走,而粗粒则在流化床中沸腾,反应时间长。因此对红液喷雾的细度要求不太严格;又由于流化床的炉料贮存热量较多,炉温和红液浓度可比一般炉子稍低些,而且在正常运行中不需辅助燃料。 几种常用的箱式、旋风式红液燃烧炉的示意图如图6-7-5所示。 ❶ Lurgi-Lenzing-Steinmiiller炉(110吨/时) ❷ Loddby-Tempella-Carlson炉(85吨/时) ❸ AhlstrÖm-Lamont炉(60吨/时) ❹ 瑞典B & W Gotaverken炉 ❺ 芬兰Ahlstrom炉 两类红液燃烧炉技术特征比较见表6-7-6。 表6-7-6 红液燃烧炉技术特征比较 流化床一般可分为沸腾层(l沸=l1+l2)和悬浮层l3两大部分。沸腾段又分为底部垂直段l1及基本段12两部分。 底部垂直段的主要作用是保证在近炉底的一定高度范围内,有足够的气流速度,以保证大颗粒在底部有良好的沸腾。 垂直段l1经试验确定,一般在300~600毫米之间,也可高达1米或更高一些。 炉料量大则存热多,因故停炉后每日温度仅下降55℃,停炉5天再开,不必用辅助油燃烧提温。但炉料高时,鼓风机动力消耗大。 锥角β一般以44°左右为宜。角过小则炉心气速高,沸腾过于激烈,而四周靠墙部分则是移动层,有腾涌现象,沸腾不均,燃烧不好。角过大,则在折角处由于气流流不到而形成死角。 经验证明,沸腾层l1+l2以1.4~1.6米为宜。溢流口截面一般用350×500毫米,或400×300毫米。溢流口下距流化床风帽小孔的高度一般采用1.2~1.4米。溢流口过低,则未燃烧完全的红亮大颗粒从溢流口中溢流出来,使炉内料层保持不住。溢流口过高要加大料层的膨胀比,使鼓风机电耗增大。 悬浮层高度l3一般在5~6米以上。流化床布风板距地面一般为2米。沸腾层的风速一般为0.2~0.3米/秒。悬浮层的气速一般采用<1米/秒。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