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步辇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步辇图

步辇图

唐代画家阎立本作。绢地彩绘横卷。38.5×129.0厘米。图卷刻画唐太宗接见迎文成公主入藏的吐蕃使者禄东赞时情景。画的左侧,坐在步辇上的唐太宗威严而平和,六个宫女肩负或扶持着“步辇”,两个宫女掌扇,后面一宫女持红色伞盖;画的右侧,禄东赞拱手致敬,前面一人为典礼官,后面一人可能为译员。整个气氛十分融洽,记载了祖国大家庭中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发展。画风明朗洗练,刻画鲜明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 历代帝王图   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 ☛
古代名物 > 雕繪類 > 繪畫部 > 卷軸畫 > 步輦圖
步輦圖  bùniǎntú

唐代閻立本繪畫作品。絹本,設色,縱三八·五厘米,横一二九厘米。表現唐文成公主嫁與吐蕃首領松贊干布,漢藏聯姻之題材。畫中描繪唐太宗李世民向吐蕃使者禄東贊許親之情景。唐太宗坐於宫女所抬“步輦”之上,禄東贊和朝臣站立一旁。人物刻劃真實、生動,綫條流暢純熟,色彩艷麗諧和。卷後有宋·章友直等多人題跋。鈐有金章宗完顏璟、明·郭衢階、吳新宇,清·梁清標、納蘭成德、清仁宗顒琰等人收藏印章。《宣和畫譜》、《清河書畫舫》、《珊瑚網》,《式古堂書畫徏》、《佩文齋書畫譜》等書均著録。現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步辇图

步辇图

唐代历史故事画。*阎立本作,绢本,设色,纵38.5、横129.6厘米。作品反映了唐贞观十五年(641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遣禄东赞出使长安,请求与唐公主和亲通好的重大历史事件。画面右边绘坐在步辇上的唐太宗和9名随侍宫女。左边画吐蕃使者禄东赞在典礼官和翻译官的陪同下朝见太宗皇帝。作品成功地刻画了禄东赞、唐太宗等人不同的民族、身份及其性格特征。全图不设背景,以简练突出的手法,忠实地记录了1000多年前汉藏民族友好往来的盛举。是唐代杰出的人物画和历史故事画作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 游春图   历代帝王图 ☛
步辇图

步辇图

唐代历史故事画。*阎立本作,绢本,设色,纵38.5、横129.6厘米。作品反映了唐贞观十五年(641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遣禄东赞出使长安,请求与唐公主和亲通好的重大历史事件。画面右边绘坐在步辇上的唐太宗和9名随侍宫女。左边画吐蕃使者禄东赞在典礼官和翻译官的陪同下朝见太宗皇帝。作品成功地刻画了禄东赞、唐太宗等人不同的民族、身份及其性格特征。全图不设背景,以简练突出的手法,忠实地记录了1000多年前汉藏民族友好往来的盛举。是唐代杰出的人物画和历史故事画作品。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 游春图   历代帝王图 ☛
步辇图

086 步辇图

唐阎立本作。绢底工笔重彩,纵38.5厘米,横129.6厘米。描绘唐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李世民坐于“步辇”上,威严而平和,禄东赞精干而谦恭。宫女九人前后左右分列,或抬辇、扶辇;或持扇、张扇,各具姿态。作者有重点、有分寸地刻画了不同人物在这一特定的场景中各种动作和表情。描绘人物精细,流利的铁线描极富表现力。现藏故宫博物院。传为宋人摹本。

☚ 游春图   历代帝王图 ☛
步辇图

步辇图

传为唐阎立本作,绢本设色,原为清宫旧藏。贞观十四年(640),藏族吐蕃王赞普曾遣使至长安请婚,唐太宗李世民接受了联姻要求,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松赞干布便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迎娶。《步辇图》 即展示这一历史事件,描绘唐太宗接见禄东赞的情景。画幅右侧,唐太宗坐在步辇上,宫女9人分列前后左右,或抬辇,或扶辇,或持扇,或打伞,各司其职。右幅左侧中间一位是禄东赞,由前面身穿红袍的汉官引见,拱手致敬趋向唐太宗,其身后是一汉族翻译,画中唐太宗神情安详而威严,显示了一位开国君主的政治气质; 禄东赞脸颊丰满,黑须满腮,鼻梁高耸,体现了藏族人民矫健中略带粗犷的性格特征。而其举止谦恭而精干,更切合作为友好使者的特定身份。《步辇图》系工笔重彩画,设色浓丽,线条流畅劲细,艺术处理别具匠心。石绿色大扇与朱色大伞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突出了唐太宗作为画面主角的地位。两把大扇在唐太宗头上相交成 “人”字,把观画者的视线引向此处,同样起到突出主角的作用。重彩刷染,脸部加晕,产生单纯则明朗的艺术效果。但色不盖墨,线条的表现力依然明晰可见。作者阎立本 (?—673年),雍州万年 (今陕西西安)人,是初唐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工人物、车马、楼阁,笔力圆劲雄浑,善于刻画性格神情。史称其“兼能书画,朝廷号为丹青神化”。唐太宗时任工部尚书,官至右相。《步辇图》、《历代帝王像》、《职贡图》、《凌烟阁功臣像》为其名作。

步辇图

☚ 游春图   江帆楼阁图 ☛
步辇图

《步辇图》

唐阎立本作,绢本,设色,长129.5厘米,高38.5厘米。这是一幅最早反映我国古代汉、藏民族要求团结统一的历史画卷。贞观十五年 (641),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今西藏地区的吐蕃王松赞干布,松赞干布派使者禄东赞来长安迎接公主。画面就是描绘太宗接见禄东赞时的情景。画幅左边是坐在步辇上的唐太宗,左侧中间一位穿民族服装、拱手致敬的则是禄东赞,他被前面一着红袍的鸿胪寺主引见给唐太宗。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到作者在表现人物性格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禄东赞穿着西域流行的联珠纹袍,明显地表现出不同于汉人的气质。画家依靠服饰、举止、特别是面部的神情,生动地刻画出藏使者的性格特征和外貌上的特点。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卓有建树的君主,作者通过他那舒朗的眉宇、睿智的目光和飘动的髭须,表现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气质和治国安邦信念的帝王形象。作品着重于人物肖像特征和心理状态的刻画,是相当成功的。作品的表现手法简炼而明朗,舍弃了一切不必要的背景和道具,利用服饰、外貌特征,表现人物和身份。用笔方面,同顾恺之的 “春蚕吐丝” 不一样,它是一种比较浑健坚实的铁线描; 设色上,善施朱砂、石绿,显得大胆泼辣,以重彩刷染,脸部加晕,其效果单纯而明朗。

☚ 游春图   簪花仕女图 ☛
步辇图

《步辇图》

唐阎立本作,绢本,设色,长129.5厘米,高38.5厘米。这是一幅最早反映我国古代汉、藏民族要求团结统一的历史画卷。贞观十五年(641),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今西藏地区的吐蕃王松赞干布。松赞干布派使者禄东赞来长安迎接公主。画面就是描绘太宗接见禄东赞时的情景。画幅左边是坐在步辇上的唐太宗,左侧中间一位穿民族服装、拱手致敬的则是禄东赞,他被前面一着红袍的鸿胪寺主引见给唐太宗。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到作者在表现人物性格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禄东赞穿着西域流行的联珠纹袍,明显地表现出不同于汉人的气质。画家依靠服饰、举止、特别是面部的神情,生动地刻画出藏使者的性格特征和外貌上的特点。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在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卓有建树的君主,作者通过他那舒朗的眉宇、睿智的目光和飘动的髭须,表现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气质和治国安邦信念的帝王形象。作品着重于人物肖像特征和心理状态的刻画,是相当成功的。作品的表现手法简练而明朗,舍弃了一切不必要的背景和道具,利用服饰、外貌特征,表现人物和身份。用笔方面,同顾恺之的“春蚕吐丝”不一样,它是一种比较浑健坚实的铁线描;设色上,善施朱砂、石绿,显得大胆泼辣,以重彩刷染,脸部加晕,其效果单纯而明朗。

☚ 游春图   簪花仕女图 ☛

《步辇图》

见“阎立本”。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6: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