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与凝血障碍实验室检查选择原则laboratory examination selective principle of hemostasis and coagulation
导致止血与凝血障碍的机制十分复杂,化验的项目日益繁多,在选用时必须密切结合病史、体检所见,先从简单的项目查起,必要时逐步选用更复杂的试验。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❶毛细血管-血小板型出血性疾病,多由毛细血管异常或血小板的量与质有异常引起,其临床表现为自发性皮肤黏膜出血,以出血点、紫癜、瘀斑、齿龈出血、衄血等为主,所用检查以束膊试验、出血时间、血小板计数、血块退缩试验为主,必要时查血小板黏附功能、聚集功能试验、PF3有效性测定;怀疑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时作毛细血管镜检查;怀疑ITP时检测血浆中PAIgG(及PAIgA,PAIgM,PAc3)及抗GpⅡb/Ⅲa抗体。
❷凝血障碍-抗凝物质型出血性疾病,多由凝血因子缺陷、纤溶活性增强及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增多所致。其临床表现为自发性深部组织(肌肉、关节、内脏)出血,以血肿形式为特点,也可有血尿、月经过多等。实验室检查以凝血时间、复钙时间、血清凝血酶原时间、KPTT为主,必要时作简易凝血活酶生成试验。怀疑甲、乙、丙型血友病时,可于复钙时间测定的基础上进行纠正试验以区分甲、乙、丙型血友病。若能作Ⅷ:C、Ⅸ、Ⅺ单项测定不但可确诊血友病类型而作出临床分型,且可指导治疗。怀疑血管性假性血友病时应测血浆中VWF含量;怀疑抗凝物质增多时可先作凝血时间交叉试验、凝血酶凝结时间测定等过筛试验,必要时作AT-Ⅲ、肝素、α2-antiplasmin等测定,对于多次输注Ⅷ因子制剂的重型甲型血友病患者可作Ⅷ因子抑制物的测定。
❸血栓性疾患时主要检查血小板是否已被激活、凝血因子活性是否有所增高,常依次检查血小板黏附功能、聚集功能试验、PT、KPTT,必要时进一步作血浆β-TG、PF4、TXB2测定及Ⅷ∶C、VWF∶Ag测定。
❹对实验结果应全面分析,综合评价(参下表)。
常见出血、血栓性疾病的一般实验室检查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