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询书梦奠帖卷唐代书画,辽宁省博物馆藏。书心纵25.5,横33.6厘米,纸本。七十八字行书,是欧氏现存流传四件墨迹中的一种,是他生平所爱书写的《史事帖》之一,清王鸿绪认为是欧氏晚年的手笔。早在北宋《绛帖》 中,已将《梦奠帖》摹勒上石,历代多有翻刻,流传久远,拓本分布广泛,追摹者不乏其人。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长沙)人。敏悟过人,博贯经史,隋时官为太常博士,入唐累擢给事中,贞观初历太子率更令。八体尽能,尤精篆书,承继王羲之父子的衣钵而有所发展,独树一帜,是初唐最享盛名的大书家。北宋四大书家之一的黄庭坚说:“唐彦猷得欧阳率更书法数行,精思学之,彦猷(唐询)遂以书名天下”。可见欧氏的书法,给后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此卷用墨淡而不浓,秃笔急书,转折自如,无一笔凝滞,用笔险峻,结构谨严,体态修长又显得挺拔,老笔横披,森森然有如列戟,相当于贞观初年(公元627—641) 的作品,诚传世之瑰宝。卷后有元郭天锡、赵孟頫及明清多人题跋,赞许备至。此卷流传有绪,南宋为内府秘藏,元至元廿七年郭天锡购得,明归杨士奇所有,后为项子京所得,入清高士奇从昆山传是楼购买,后为清宫内府庋藏。《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