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欧阳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欧阳建?—300西晋哲学家。字坚石,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明于事理,才藻美赡,擅名北州,时人谓之“渤海赫赫,欧阳坚石”。初辟公府,历任山阳令、尚书郎、冯翊太守,甚得时誉。时赵王司马伦专权,建同其母舅石崇等与齐王司马冏结党,劝冏诛伦事泄,为伦所杀。临刑作《临终诗》,情辞哀楚,载于《文选》。时玄学宣扬“言不尽意”论,只谈“言”与“意”之关系,断言语言概念无法表达事物之真象。建驳斥之,提出“言尽意论”,将“言”、“意”与“物”联系起来分析,以为客观世界是离开人的概念和语言而存在的,“形不待名而圆方已著,色不俟称而黑白已彰”,而概念、语言是可以说明客观世界的,“诚以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名不辨”。此文载《艺文类聚》卷十九。 欧阳建 欧阳建261?—300字坚石。渤海重合(今河北乐陵西北)人。文辞华美,构理清微,名擅于北方。辟公府,历山阳令、尚书郎、冯翊太守。晋惠帝元康六年(296),匈奴扰边,建迎战败绩。迁顿丘太守。罢,居洛阳,与舅父石崇及潘岳等谄事贾谧,为“二十四友”之一。永康元年(300),赵王伦政变,贾谧被杀。崇与潘岳、欧阳建等交通淮南王允、齐王冏,图杀伦。事发,俱被收杀。建时年四十左右。坚为当时玄学家,其《言尽意论》,主“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之说,为当时玄谈重要命题之一。有集二卷,佚。今存文二篇,见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诗二首,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主要事迹见《晋书·石苞传》。 ☚ 苏伯玉妻 陆机 ☛ 欧阳建 欧阳建?—300字坚石。渤海(今河北一带)人。生年不详,卒于晋永康元年,年三十余岁。石崇外甥。石崇依附贾谧,欧阳建亦随之,是其“二十四友”文人集团成员之一。雅有思理,才藻美赡,驰名北方。时有谚云:“渤海赫赫,欧阳坚石。”历任山阳令、尚书郎、冯翊太守等职,颇有政声。赵王伦擅权,欧阳建每加谏止,伦不但不从,反而怀恨在心。永康元年贾谧被诛后,欧阳建也被司马伦及其党羽所害,满门抄斩。临终,作五言诗《临终诗》一首,诉说自己虽然“抱责守微官”,但也不免杀身之祸的悲惨命运,揭露了西晋末年的黑暗政治。诗写自己临终之际的形状,凄凉哀楚,颇能感人。此诗被萧统《文选》收录。《隋书·经籍志》录有《欧阳建集》二卷,已佚。今存诗文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和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 绿珠 何劭 ☛ 欧阳建 欧阳建270?—300西晋辞赋家。《晋书》有传。字坚石。渤海(今河北一带)人。雅有理思,才藻美赡,擅名北州。时人称曰:“渤海赫赫,欧阳坚石。”为“二十四友”之一。历任山阳令、尚书郎、冯翊太守,享有时誉。赵王伦为征西将军,多扰百姓,欧阳建曾加谏止,因被怀恨。贾谧被杀,欧阳建也遭司马伦、孙秀所害,年三十余。临终作诗,文甚哀楚。今存《登橹赋》1篇,已残缺。赋文描写登高所见天际绵邈、平原旷衍之景色,情景交融,自然质朴。原有集,《隋书·经籍志》载目2卷,已佚。 ☚ 枣嵩 到沆 ☛ 欧阳建 048 欧阳建西晋名士,哲学家。为驳斥魏晋玄学家“言不尽意”的观点,著《言尽意论》。主张概念可以区分事物,判断可以表达思想。认为事物的形状和颜色是独立于概念和判断,概念和判断对于事物 “无施”、“无辞”,但“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名不辩”,认为概念和判断也是人们表达思想和认识事物之后再作分类分析的必要工具。因而,“欲辩其实,则殊其名;欲定其意,则立其称”。并指出概念、判断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思想是一致的,“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辩”。因而“言”完全能够地 “辩其实”、“宣其志”。著有 《言尽意论》 6篇。 ☚ 裴頠 葛洪 ☛ 欧阳建约269—300西晋名士、哲学家。字坚石,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历官山阳令、尚书郎、冯翊太守。作《言尽意论》,驳“言不尽意”之说。认为“形不待名而方圆已著;色不俟称而黑白已彰”。又以为客观事物虽无待于言,但人要认识事物,语言、概念不可缺少。又主张“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否认语言、概念一成不变的观点。著作仅存《言尽意论》一文,载于《艺文类聚》卷十九。 欧阳建about 270~300Ouyang Jianman of letters of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欧阳建?—300西晋哲学家。字坚石。渤海南皮(今河北沧县西南)人。历官尚书郎、冯翊太守,甚得时誉,后被越王司马伦所害。提出“言尽意”说,认为“形不待名而圆方已著,色不俟称而黑白已彰”及“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名不辩”。驳斥当时玄学家“言不尽意”之论。著有《言尽意论》,后人辑入《艺文类聚》卷十九。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