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次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車輿部 > 馬車 > 次輅 次輅 cìlù 亦作“次路”。指供卑雜之用的車輛。商代天子及諸侯之車分大路、先路、次路三等,次路列爲第三,次於先路,故稱。此稱沿用至春秋。漢儒以爲跟周代之木輅相當。《書·顧命》:“次輅在右塾之前。”孔傳:“次輅,木。”孔穎達疏:“其木輅在象輅之下,故云‘次輅,木’也。”《禮記·禮器》:“次路繁纓七就。”陳澔集說:“次路,殷之第三輅也,供卑雜之用,故就數多。”一說爲天子所賜之車的通稱。《左傳·襄公二十六年》:“[鄭伯]賜子產次路再命之服。”杜預注:“先路、次路,皆王所賜車之總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