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次萧冰崖梅花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次萧冰崖梅花韵》![]()
赵希 冰姿琼骨净无瑕, 竹外溪边处士家。 若使牡丹开得早, 有谁风雪看梅花? 赵希㯝,在理宗宝庆年间(1225—1227)“颇著诗声”,但传世作品不多,有《抱拙小稿》一卷,诗不及百首。后人评论他的七绝“尤觉瑰妍有态”,是江湖派诗人的流亚。这首《次萧冰崖梅花韵》是唱和之作,但萧冰崖的《梅花》原韵已亡佚,无从比较,所以只能从和诗本身来体味了。 首句“冰姿琼骨”描摹梅花的形态,与毛滂的“冰肌玉骨终安在,赖有清诗为写真”、陆游的“广寒宫里长生药,医得冰魂雪魄回”,词语相类似。冰、琼等字无非是形容梅花的晶莹剔透,紧接着一个“净”字,便概括了这种特性。首句虽起得平淡,但十分贴切。 第二句写梅花开在竹篱外、小溪边这些清幽的处所。古来咏梅诗何啻千百,而梅花绽开的地点,在诗人笔下却是迥异的。杜子美见梅而起客愁,他吟咏的梅花开在江边(雪树元同色,江风亦自波);王介甫以梅象征高士,他笔下的梅花僻处墙角(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陆放翁孤芳自赏,他词中的梅花便落寞地立在驿站断桥(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这首诗写梅花开在高洁的处士之家,暗用林逋典故,自然也有其感慨和喻意。这一句以映衬的笔法,不正面写梅而梅花的身份自见。 第三四句是全诗精神所在。诗人从反面着笔,忽发奇想,提出牡丹与梅花孰早孰迟的设问。是啊,倘若牡丹花开早于梅花,姚黄魏紫,国色天香,观者如云,趋之若鹜,又有谁会顾及幽香一缕、寂寞零落的梅花呢?如此一设一问,诗人心中一股落落寡合的牢骚便跃然纸上。赵希㯝的生平今天已不可详知,从这首诗看来,恐怕他也是颇有些抑郁不平之气的。但是,诗的意味并不止于此。牡丹虽好,毕竟不可能开在梅花之前;早春凛冽的寒风中,能够斗艳吐芳的,毕竟只有冰姿玉骨的梅花。于是乎,这种冰清玉洁的名花,终于受到人们的青睐,不惜冲风踏雪,来相寻访,它真正的标格和价值于兹乃见,赵氏咏梅的真正用意亦于兹乃见。这种欲扬故抑的方法,曲折变幻,比平铺直陈的赋法更具感染力。而读者在咀嚼之余,自能体会到第一、二句看似平淡,但所起的铺垫作用,却不可小觑。 自古咏梅佳句,层出不穷。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形容尽致;齐己的“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意境清丽。这首诗虽无此类警句,但它宕开一层,与牡丹作比,一句反问,两层波澜,使读者兴到神驰,联想到一定的哲理,含蓄隽永,是很耐回味的。 次萧冰崖梅花韵赵希㯝
这是一首诗友唱和的七绝。“次韵”为唱和诗的一种,要求严格依照原诗用韵次序而作。《次肃冰崖梅花韵》,就是依照诗友萧冰崖梅花诗用韵的先后顺序而写此诗。这种作诗方法,非常拘谨,难得好诗,而赵氏此篇却令人刮目相看。 起句写梅花玉洁冰清的美质。“冰姿”,形容梅花如冰似雪的姿容。“琼骨”,形容梅花玉树琼林般的风骨。“净无瑕”,言梅花纯净洁白,如无瑕美玉。千百年来,多少诗人搜肠刮肚,用尽美好辞汇描写梅花。而赵氏仅用七字便穷尽梅花美质,诗笔精省已极。 二句写梅花所处的环境。这梅花不是开在达官贵人的园林庭院,而是开在“处士”之家。“处士”,是有才德而不为官的隐士。这种人多半是鄙弃官场,厌恶世俗的高才雅士。梅花开在此种人家最为适合。梅花的纯净风骨与处士的清高品格相得益彰。但诗人尤觉不足,又补以“竹外溪边”。梅花以修竹为邻,竹子的高风亮节和梅花的高情逸韵也相当和谐。梅又开在小溪边,清澈流水,一尘不染,与梅花的纯洁晶莹又相映成趣。梅花在修竹、小溪和处士家的映衬之下,构成了清新幽雅,俊爽秀逸的美境,益显梅花的奇美。 第三句如异军突起,竟把笔锋转到牡丹花上,令人惊疑莫测。及第四句方归结到梅花,使人恍然大悟,原是以牡丹反衬早梅之奇美。牡丹本是花中之王,国色天香,艳丽无比。诗人设想:牡丹如果和梅花同时早开,人们定会争赏牡丹,那里会有人肯冒风踏雪去赏梅呢?但梅花是幸运的,它在万花纷谢时开放,不但傲霜斗雪令人佩服,冰肌玉骨清奇无双,而且是早开报春之花。在百卉凋残时,它孤芳独秀,给人带来幽香和春的信息,这是牡丹及百花无法比拟的。此句主旨是:梅花早开,为花中珍品奇芳。但诗人并不直说,而是抑扬牡丹,从反面衬托。不但想象奇特,手法巧妙,而且理趣浓郁,颇有绕梁余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