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次柳氏旧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次柳氏旧闻 次柳氏旧闻笔记小说。唐李德裕撰。德裕(787—849),字文饶,赵郡人。唐宰相李吉甫之子。以荫补校书郎。穆宗即位,擢翰林学士。敬宗时,为浙西观察使。文宗立,斐度荐为相,而李宗闵,牛僧孺辈深衔之,摈不得进。武宗时,由淮南节度使入相,当国六年。宣宗立,被贬崖州司户,卒。新旧《唐书》有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次柳氏旧闻》是书所记者皆玄宗遗事,凡十七则。前有德裕自序,大略谓:史官柳芳,上元间徙黔中,高力士时亦徙巫州,相与周旋,因得闻禁中事,记为一书。”书内记有不少神怪传说、故事,如《张果老饮堇汁》、《无畏三藏请雨》、《兴庆池小龙》。有《顾氏文房小说》本等。今有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1985)。 ☚ 锁骨菩萨 兴庆池小龙 ☛ 次柳氏旧闻或称《柳氏旧闻》、《明皇十七事》。笔记。唐李德裕(787—849)撰。一卷。德裕有《李文饶文集》已著录。该书系作者笔录传闻而成。首传自史臣柳芳,曾亲与内侍高力士谈及玄宗及其太子(肃宗)时宫廷旧闻十七事,或撰成书而佚。次传自芳子柳冕,冕讲与李吉甫,后吉甫述与德裕,故名。当成书于太和年间,约四千字。其中如张果饮堇汁、善无畏祈雨云术、吴后梦金甲神操剑刺肋,兴庆池小龙随玄宗奔蜀,皆属神怪故事;至若所载姚崇与魏好古相倾轧,萧嵩与韩休不睦,源乾曜为相,杨国忠请焚左藏库等事,皆信而有征,可资史家参考。此书传本甚多,题名及内容互有出入。《百川学海》、《顾氏文房小说》、《历代小史》、《宝颜堂秘笈》、《四库全书》、《古今说部丛书一集》均题《次柳氏旧闻》,《丛书集成初编》据《顾氏文房》本排印,并附录故事二则。而《稗乘》、《五朝小说》、《学海类编》等均题《明皇十七事》。此中唯《丛书集成》本较为通行。 次柳氏旧闻一卷。唐李德裕(787—849)撰。李德裕字文饶,赵郡(今河北赵县)人。宰相李吉甫之子。以父荫补校书郎,历任翰林学士、浙西观察史、西川节度使等职。武宗朝任宰相,执政六年,抑制宦官,打击藩镇,击败入侵回纥,政绩显赫,拜太尉,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他善诗文,为文主“自然灵气”说,说理精深,文词峻洁。还著有《会昌一品集》二十卷。此书又名《明皇十七事》,共十七则,皆记唐玄宗遗事。据书前作者自序称:史官柳芳从高力士处得闻禁中事,记为一书。李德裕父李吉甫由柳芳子柳冕处闻其说并以告德裕,德裕追忆成书,故名。所记之事,多同郑处诲的《明皇杂录》,而书中亦多涉猎神怪不经之谈,颇具传奇色彩,不尽实录,可备为异闻。其版本有《四库全书》本、《重辑百川学海》本、《顾氏文房小说》本、《历代小史》本、《宝颜堂秘笈》本、《说郛》本、《五朝小说》本、《古今说部丛书》本、《丛书集成》本等。又《稗乘》本、《学海类编》本、广四十家小说本均题《明皇十七事》作一卷。又唐开元小说六种本、郎园先生全书本有 (民国) 叶德辉考异一卷。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丁如明辑校本,并入 《开元天宝遗事十种》。 次柳氏旧闻笔记。唐李德裕撰。一卷,十七则。记唐玄宗遗事。据作者自序,史官柳芳从高力士处得闻禁中事,记为一书,德裕父吉甫由芳子冕处闻其说并转告德裕,德裕遂追忆成书,故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