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櫟櫟(栎)Lì

罕见姓氏。《新编千家姓》 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考略》亦收,其注引 《路史》云: “范文子燮,能穆宗族,受邑栒栎,故有栒氏、栎氏。”范文子,春秋时晋景公大夫士燮; 栒、栎,晋邑。《中国姓氏大全》称: “现代罕见姓。”
一音yuè,亦姓。


櫟櫟(栎)Luò

罕见姓氏。《中文大字典》收载,其注引《万姓统谱》云:“栎,见《姓苑》。”未详其源。(按:栎,多用於人名,春秋时晋有辅栎,其后或以名为氏?一音lì,木名,或以木为氏;一音yuè,古有栎阳县,在今陕西临潼北,或以地为氏。)


櫟櫟(栎)Yuè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收载,其注引《路史》云:“范文子燮,能穆宗族,受邑橡、栎,故有橡氏、栎氏。”范文子,即春秋时晋景公大夫士燮。以邑为氏,出自士氏。又,《中国姓氏大全》则称: “春秋时郑国有栎邑(在今河南禹县),后人以邑名为氏。”
一音lì,乃现行姓氏。

櫟lì

❶木名,即麻櫟,落葉喬木。揚雄《蜀都賦》:“於木則楩櫟豫章樹榜,檐櫖樿柙。”
❷擊。通“轢”。《漢書》司馬相如《上林賦》:“射游臬,櫟蜚遽。”《古文苑》守山閣本黄香《九宮賦》:“櫟略玃而突列蛸,槁肩屈而卻梁黨。”

“栎”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栎”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

“栎”的繁体字。

上一条: 下一条:
{}3838橡树;柞树。古方言。《诗・秦风・晨风》:「山有苞栎,」三国吴陆玑疏云:「秦人谓柞栎为~,河内人谓木蓼为~,椒、樧之属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栎》:「吴越之间,名柞为~。」座。闽语。福建浦城石陂〖〗。一~房子。
古代名物 > 宫室類(下) > 垣籬部 > 栅欄 > 闌干 > 櫟
櫟  lì

欄杆。《史記·滑稽列傳·褚少孫論》:“建章宫後閤重櫟中有物出焉,其狀似麋。”唐·元稹《蟻子三首并序》之二:“敢憚榱櫟蠹,深藏柱石傾。”


古代名物 > 禽鳥類 > 另鳥部 > 雜鳥 > 櫟
櫟  lì

鳥名。《山海經·西山經》:“[天帝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鶉,黑文而赤翁,名曰櫟。”


古代名物 > 木果類 > 林木部 > 喬木 > 柞2 > 櫟
櫟  lì

即柞。

99B5
㈠lì“栎”的繁体。
㈡yuè栎”的繁体。

櫟lì,yuè

L110
“栎”的繁体。


櫟yuè,lì

Y316
“栎”的繁体。

櫟栎, 金文; 篆lì

[木(意符)+樂(聲符)→櫟(《説文》:“櫟,木也。從木,樂聲。”櫟,落葉喬木,葉子長橢圓形,結球形堅果,葉可喂蠶;木材堅硬,可制家俱,供建築用,樹皮可鞣皮或做染料,亦稱橡,通稱柞樹。)]

櫟()


甲骨文合集36746,殷
乙未卜,在櫟,貞王步亡災。

四年相邦樛斿戈,殷周金文集成11361,戰國晚期
櫟陽。

櫟陽武當矛,殷周金文集成11502,戰國
櫟陽武

睡虎地秦墓竹簡·效律38,戰國至秦
櫟陽二萬石一積。

漢印文字徵
櫟陽並印。

元楨墓誌,北魏
基牧幽櫟,終撫魏亭。

崔君妻盧八墓誌,唐
皇京兆府櫟陽縣主簿大道之孫。

嚴識玄墓誌,唐
惟公惟政,不繁不苛,遷雍州櫟陽縣令。
《説文》: “櫟,木也。从木樂聲。”
甲骨文形體爲左樂右木,金文和秦簡形體爲左木右樂,結構部件同。多作地名,亦可表姓氏。

☚ 檀   梂 ☛
0000173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8: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