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樱桃花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樱桃花

 

方回


 浅浅花开料峭风,苦无妖色画难工。
 十分不肯精神露,留与他时著子红。


 这首咏樱桃花的七言绝句是方回诗中少见的咏物之作。“浅浅花开料峭风”一句写樱花开放时节,气候尚寒,所以称“料峭风”。方回《春寒》诗说:“灯节萧条雷后雪,花夭料峭雨余霜”。樱桃花于春季开花,其时乍暖还寒,最难将息,不少春花由于抵挡不住春寒而夭于料峭风雨之中,而樱桃花却于此时花开,表现了它不惧春寒的特性。浅浅,是说樱桃花的颜色很淡。樱花色白如雪。刘禹锡有诗称道:“樱桃千万枝,照耀如雪天”,也是描绘樱花颜色浅浅之意。第二句“苦无妖色画难工”借“浅浅”之意继续申发。正由于浅浅,所以无妖色,即没有鲜艳夺目的颜色,若以色彩绘画来描摹樱桃花是很难讨好,是难于“工”的。这两句就樱桃花开时逢春寒,颜色淡而浅这一特点着眼,写得平实贴切。第三句一转,俨然是对浅浅樱桃花内在神韵的探索。说它“十分不肯露精神”,即“不肯露十分精神”的意思。似乎樱桃花含而不露,若有所藏,其形也小,其色也淡,平平常常,岂不令人失望。不,诗人最后一句揭开谜底:“留与他时著子红”。原来,到夏季结果之时,那红艳如滴的樱桃,就是樱桃花的精神所在。花色白,果实色红。作者紧紧抓住了樱桃花与果之间对比关系来立意构思,不仅为樱花颜色的淡淡作了科学的解释,令人信服,而且从中似乎也蕴含着一定哲理,有所失必有所得,有所短必有所长。对事物的观察与判断,如果不是仅就一点而是就其全部,不是究其一时,而是看其始终,那一定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方回的这首歌咏樱桃花的咏物诗所以写得颇有情趣,引人入胜,其原因也在这里。他曾有诗说“名画元不出画工,善书决不属书吏”(《听孙鍊师琴》)。艺术创作需要匠心独运,别有洞天,才能有所开拓,有所前进。哪怕是一首小小的咏物诗,要想写得出众,有特色,也得用心琢磨。这是这首樱桃花诗给我们的启示。

咏花诗词之《樱桃花》全诗原文鉴赏 - 可可诗词网

樱桃花

 

元稹


 樱桃花,一枝两枝千万朵。
 花塼曾立摘花人,窣破罗裙红似火。

 说它是一首诗,却极具直观的美感;说它是一幅画,又富有悠长的韵味。于是姑且将两者并而论之。
 画面上布满了“樱桃花”。此花喜欢光照,开放在冷暖相宜的仲春。时下适逢其盛,花朵密匝匝地缀满枝头,不由得惹人举头抬手想去数计。可是仅数了“一枝两枝”就力不能胜,委实是太多太多,而且纵横交错,前后围裹,里外覆盖,惟能用“千万朵”来表示其长势之猛,分布之密。于是乎,生气勃勃一,声势宏大,阳刚之气蔚然,便成了此诗的特色之一。
 然而,作者并非仅以水墨敷之,而以重彩洒泼。樱桃花的花蕾为红色,开放后的花冠为白色或粉红色。但画面上花海的色彩则是一片火红。这是由于花朵密集,还是阳光的润饰?且勿妄加揣测,听凭诗人神思驰骋,花丛中化出了又一图景——“花塼曾立摘花人”。“塼”字与“砖”相通,“花塼”即用砖砌成的花坛,那“摘花人”曾在此处驻足品赏,虽不知其何等模样,但可断定非丽姝倩女莫属。正是她,人过影留,“窣破罗裙红似火”。“塼”字多指摩擦之声,与“地”相连即跟“拂地”同义。樱桃花红得象火那样地耀眼夺目,原来是摘花人在流连忘返之时,罗裙轻拂花地,飘起红绡碎屑无数,把花朵熏染成一律地浓艳极妍。因此,画中有画,刚柔相济,色泽绮丽明亮,为此诗的又一动人之处。
 进言之,在创作上,此诗的最大成功在于融情、景、人、物为浑然一体。诗人将喜爱樱桃花的激情倾注在不动声色的白描和合乎情理的想象之中,由樱桃花引出摘花人,以摘花人渲染樱桃花;全景的展示中具有立体的透视,静态的描写中加入动态的迭影,使全诗的意境十分地和谐优美,赏心悦目。读了此诗,极易联想到王昌龄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元诗和王诗的吟咏对象各有侧重,但两者有着类似的艺术构思和审美情趣,堪称为唐诗中的“双璧”。相形之下,元稹的诗仅用了二十四个更为口语化的文字,就使樱桃花的生态、色泽和摘花人的丰姿、神韵跃然纸上。且给读者以遐思的余地,所以显得更其自然精炼。这或许意味着元稹后来居上地超越了前人,或许体现了元稹在倡导新乐府运动中所获得的卓越功力。

咏花诗词之《樱桃花》全诗原文鉴赏 - 可可诗词网

樱桃花

 

范成大


 借暖冲寒不用媒,匀朱匀粉最先来。
 玉梅一见怜痴小,教向傍边自在开。


 这首诗是范成大于孝宗乾道、淳熙年间,离开朝廷任地方大吏时期的作品。也有的资料认为是淳熙三年,即范成大知成都府兼代四川制置使的第二年春所作。诗中对樱桃花在初春伊始便突然开放感到惊诧,同时对她那种“不用媒”和“匀朱匀粉最先来”的轻浮又感到鄙视和不满,但是又对这种弱小无力的樱桃花受到玉梅保护性的怜悯感到怅惘。总之作者在本诗中所表达的感情是极为复杂的。
 诗的前二句“借暖冲寒不用媒、匀朱匀粉最先来”。首先指出了樱桃花是贫弱的,是无力自暖自苏的,也是无力冲破寒冷束缚的。她只好是“借暖”,向谁借? 怎样借?是借于东风呢?还是借于春呢? 作者写得很含蓄。但总之这“暖”是“借”的。一个“借”字写出了樱桃花是既贫且弱的。“冲寒”,说明“寒”气是很浓重的,这便是樱桃花所面临的客观环境。但是在这种环境和条件下,樱桃花还要开,而且竟然是“不用媒”自逞其强的开!不仅要开,而且还要“匀朱匀粉”的在众花开放之前自轻自谄地“最先来”。这“最先来”是一种不待招的自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自轻自贱的谄媚行为。而作者对这种行为是鄙视的。
 诗的三四句“玉梅一见怜痴小,教向旁边自在开”。这是对两花之间那种微妙关系的揭示。这里玉梅的形象,绝不是一位高尚君子的形象。它虽然让樱桃花在自己身边开放并怜其痴小,但都不是以平等的身份来对待的,而是俨然以一位保护者自居的,它对樱桃花的让步,也无非是以一个强者对一个弱者的一点恩赐。而且这种恩赐也是有先决条件的,那便是樱桃花以“不用媒”和“最先来”所换取的。
 那么作者写了这样一位骄横自傲的玉梅和一位贫弱而自轻的樱桃花的目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 这里我们就不能不联系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了。
 公元1165年、宋孝宗赵昚改元乾道。这时与金达成了一项所谓的“隆兴和议”。根据和议的条件:宋朝除了自己放弃了海、泗等四州以外,又割让了商州。还改称为“叔侄之国(金叔宋侄)”。改“岁贡”为“岁币”。贡银由原来的二十五万两中减少五万两,绢由二十五万匹中减少五万匹。但是宋朝皇帝必须向金使跪拜接受“诏书”的礼仪却一点也没有改动。从此两国对峙的局面算是稳定下来了,象樱桃花一样贫弱的南宋小朝廷在大玉梅一样的金国的保护之下,又“太平”下去了。这种“借暖冲寒”的“太平盛世”对樱桃花来说是多么的难得呀!对于玉梅这样怜悯弱小,而且还恩赐樱桃花在自己自边去过“太平盛世”,那樱桃花怎么能不感到受宠若惊,感激涕零呢? 所以她对玉梅便“不用媒”就“匀朱匀粉”的“最先来”报恩报德也是情理所必然的了。
 作者为什么会在这个期间写这样一篇讽刺性的诗篇,这也是有他的主观的原因的。
 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赵昚想收复河南“陵寝”之地和更改跪拜受书之礼。于是便派范成大使金。因为他使金有功,得迁官中书舍人。但乾道七年赵昚又要任用奸佞外戚张说作签书枢密院事(军务要职)。当时朝野物议哗然,可是又都畏惧张说的势焰,不敢讲话。而范成大是中书舍人,要替皇帝起草授官的文告,便扣留“词头”,并向皇帝赵昚缴驳(让皇帝缴回命令,拒绝起草授给此人此官)。 赵昚变色,而范成大却不为所动,仍从容谕谏,于是张说作签枢之事竟居然因此而罢。这件事和上年使金不屈之事,是当时最为人们常常提起的两桩有气节之事。但是范成大也很明白这件事不仅得罪了张说等佞幸,而且也得罪了皇帝赵昚,他已无法于朝廷中立足了,于是便自动请领“祠禄”归里。 这时赵昚便不顾谏阻,一意任用佞幸如曾觌、龙大渊、张说、王抃等人为重要官职。并勾结盘据、卖官鬻爵。结果致使“灾异数见”,“饥馑荐臻”、“群小相挺”、“兵愁民怨。”
 范成大在乾道八年(1172年)冬天又被起复。但从被起复到淳熙九年(1182年)这十年间、除了中间一段短期在朝之外,大部分时间都被派为边远的外任。他曾于静江、成都、明州、建康等地任地方官。他在任地方官时能治兵选将,施利惠农,对边区不加歧视,受到了人民的爱重。而这首《樱桃花》小诗就是作于这一期间,这是对南宋小朝廷的那种自轻自贱而又藐视繁荣的一种讽刺。
 本诗含蓄蕴籍,生动形象,而又耐人寻味。

咏花诗词之《樱桃花》全诗原文鉴赏 - 可可诗词网

樱桃花

 

皮日休


 婀娜枝香拂酒壶,向阳疑是不融酥。
 晚来嵬峨浑如醉,惟有春风独自扶。


 诗人曾给自己起了一连串的外号,什么醉民、醉士、醉吟先生。这首小诗,可谓他的“醉吟”佳作。“婀娜枝香”,是说樱桃花轻盈柔美,香气袭人。诗人设酒花下,饮酒赏花,而樱桃树也轻舒柔枝去拂式酒壶,好像也要与诗人同享佳酿似的。这第一句不仅描绘出樱桃花的姿态神韵,也写出了诗人诗酒花下的潇洒情态。
 樱桃,春天开花,花蕾红色,但开放后花冠白色或略带红色。这种白中带红的花朵,在春天灿烂的阳光下,像不融的乳酪。这第二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就把樱桃花的洁泽松腻,淡雅娇艳的形态表现了出来。
 后两句描绘樱桃花的动态美,通过这一动态美的描述,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晚来嵬峨浑如醉,惟有春风独自扶”。“嵬峨”,摇晃的样子。浑,简直。诗人赏花入迷,边饮、边赏,留连忘返。夕阳西下,薄幕降临,傍晚的春风吹得樱桃花摇摇晃晃,但在诗人的视觉中,摇摆不定的樱桃花也是一种醉态。人醉花亦醉,人、花的精神境界成为一体。它和诗人一样,也有着洒脱不拘的精神面貌,和高洁不俗的风韵、神态。
 诗人在这首小诗中,不仅把歌咏的对象人格化,与之有关的春风也人格化,樱桃花的摇摆不定,本是春风所为,而诗人使之一变为“醉人”惟一的善良的扶持者。诗人把大自然的关系,描绘得如此有情,相处的如此和谐。这种构思、立意可以说是独僻蹊径的。

咏花诗词之《樱桃花》全诗原文鉴赏 - 可可诗词网

樱桃花

 

姚燮


 华灯素月毬,残梦楚天游。
 小愁蘼芜径,春人烟云楼。
 弄光晚宜白,媚影向晨柔。
 四月汝当果,纤莺来尔羞。


 姚燮这首咏樱桃花诗写得很别致。起首句所描绘的并不是樱桃花本身,而是樱花所处环境。“华灯素月毬”意思是夜晚降临,洁白明亮的月亮高挂天空有如华灯。此时也正是“残梦楚天游”之际。意即黎明在即之时。毬,球的异体字。月如毬、月圆之意。“小愁蘼芜径,春人烟云楼”表明诗人似乎有所思而难以成眠,徘徊于长满蘼芜的略径之上。诗人所愁内容没有点明。整个环境氛围都是充满感伤情调。梦是残的,且又有小愁。格调低沉而压抑。在渲染了这么浓重的伤感后作者才转入对樱桃花的描绘“弄光晚宜白,媚影向晨柔”樱桃花花开时繁英如雪,这白正好适宜在晚间显示夸耀。也就是说,樱桃花虽是花,但色白,在白日难被人赏识、只有晚间才适宜显示,但晚间又显示给谁呢? 媚影是对樱桃花整体形象概括。唐李绅有诗“舞空柔弱看无力,带月葱笼似有情”,与此处用意相类。说樱桃花名只宜晚间显示,娇媚柔弱身影只有在清晨时才能显现,这是一种赞美,但这赞美之中仍然流露了作者一种哀婉的感伤情调,使人读后觉得压抑。由此可见诗人赏花时心情总要自觉或不自觉贯注其中。最后“四月汝当果,纤莺来尔羞”意思是到四月份你樱桃花就要结果了,但到那时,纤巧的莺鸟就要来啄食你了,这也是件可悲的事吗?羞,引申为吃。所以这首咏樱桃花诗如其说赞美樱桃花的色白、果红、身影娇媚,莫不如说是为樱桃花的命运呜不平,或者说,从另外的视角来观察樱桃花,为其感伤不已。从这点看,不妨说也是咏花诗中的别调,聊备一格,立此存照,多一点新鲜之感也是很有益处的。

樱桃花yīng táo huā

《本草纲目》果部第30卷面(2)。药名。
【基原】为蔷薇科植物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的花。
【功用主治】面黑粉滓。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