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及物动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及物动词

又称外动词、他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相对。指能带受事宾语的动词。如“看电影”、 “打篮球”、“写文章”等,其中,“看”、“打”、“写”所带的都是受事宾语,所以,它们都是及物动词。在句子里,由于语境的帮助,大部分及物动词可以不带宾语,如“这部电影很好,你应该看。”中的“看”,“信已经寄走了”中的“寄”,就没有带宾语。有些及物动词还可以带非受事宾语,如“吃大碗”的“吃”,“写钢笔”的“写”。有的动词有几个义项,其中有的义项是及物的,有的义项是不及物的。如“他笑了”的“笑”是不及物的,“他笑你了”的“笑”是及物的。

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

后边能带表示人和事物的词语作宾语的动词。又称“他动词”、“外动词”。这类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要以动作者以外的人和事物作为涉及的对象,构成动宾关系。如:“调查”、“保卫”、“抛”,构成“调查户口”“保卫祖国”、“抛绣球”。

☚ 动词   他动词 ☛
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

也叫“他动词”“外动词”或“外动字”。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以别的人或事物为对象的动词。如《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召孟明、西乞、白乙。”《论语·公冶长》:“听其言而观其行。”《左传·庄公十年》:“齐师伐我。”“召”“听”“观”“伐”涉及的对象(宾语)分别是“孟明”“西乞”“白乙”“言”“行”“我”。及物动词都能带宾语,但在句子中出现时不一定都带宾语。
有些动词带宾语和不带宾语意义不同。如《论语·述而》:“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哭”不带宾语,是“流泪而放悲声”的意思。《淮南子·说林训》:“汤使人哭之。”“哭”带宾语“之”,是“吊唁”的意思。《论语·宪问》:“乐然后笑。”“笑”不带宾语,是“露出愉快表情”的意思。《孟子·梁惠王上》:“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笑”带宾语“百步[之人]”,是“耻笑”的意思。

☚ 动字   他动词 ☛

及物动词

动词的一种。亦称“他动词”、“外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相对。即可以带各种宾语的动词。如“攻”、“见”、“谤”、“治”、“畏”等。

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

指能带宾语(一般是受事宾语) 的动词。王力《中国现代语法》: “凡动词,后面必须带着目的位者,叫做及物动词。” 又 《汉语语法纲要》: “动词后面必须带着一个名词或代名词等等者,叫做及物动词,如 ‘他吃饭’ 的 ‘吃’,‘我读书’ 的 ‘读’等。”朱德熙 《语法讲义》: “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的区别在于所带的宾语不同。不及物动词只能带准宾语,及物动词除了准宾语以外,还能带真宾语。……及物动词都能带宾语,但是在句子里出现的时候不一定老带着宾语。”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按定义,能带宾语的是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的是不及物动词; 一个动词有几个义项,有的能带宾语,有的不能,这个动词就兼属及物和不及物两类。问题在于 ‘宾语’的范围: 是不是动词后边的名词都是 ‘宾语’?要是这样,汉语里的动词,就真的像有些语法学者所说,很少是不及物的了。如果把‘宾语’ 限于代表受事的名词,那么及物不及物的分别还有点用处,虽然 ‘受事’的范围也还需要进一步规定。”

☚ 不完全他动字   带宾动词 ☛
及物动词

及物动词Jiwu dongci

必须带宾语和能带受事宾语或系事宾语的动词,称及物动词,或称他动词。及物动词可分3类:
❶必须带宾语的,如“姓(姓张)”“感到(感到光荣)”“懒得(懒得说话)”等。这类动词的数量很少。
❷能带受事宾语的,如“看(看书)”“爱(爱科学)”“分析(分析问题)”等。
❸能带系事宾语的,如“是(是学生)”“当过(当过兵)”“像(像花园)”等。

☚ 判断词   不及物动词 ☛

及物动词

又称“他动词”或“外动词”。能直接带宾语的动词。表示的动作常以动作者以外的事物为对象。如“看、写、总结”。

及物动词

transitive verb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3: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