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设计
在制作可摘部分义齿的过程中,通过模型设计可制定正确的口腔准备和义齿设计,使义齿能达到顺利摘戴,既不损伤基牙和软组织,又可达到固位力好的要求。模型设计可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用观测器观测诊断模型,画出牙齿和牙嵴的观测线,即初步确定出义齿的戴入道。根据基牙和软组织倒凹区的位置和大小进行口腔准备。 包括制备颌支托窝,磨除基牙和余留牙轴面过突的部分,必要时需用嵌体或冠重建基牙的外形,或用外科手术消除软硬组织的过大倒凹等。第二阶段是观测工作模型,按照观测诊断模型的结果,完成口腔准备后,即可获取工作模型。观测工作模型确定出义齿的最终戴入道,必要时需在模型上用石膏填去牙齿和组织的不利倒凹,然后按各基牙的观测线设计卡环,并用彩色笔在工作模上画出义齿的最终设计。包括卡环、舌、腭杆的位置,以及基托伸展的范围等。如用带膜铸造法制作可摘部分义齿的金属支架,还须将已填好倒凹的工作模型用高温包埋材料复制成铸造模。在铸造模上完成支架的蜡型和包埋铸造等工序,最后将金属支架放回工作模上,按常法完成义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