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植物生长调节剂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ingchemicals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类似植物激素的化合物。从外部施加少量生长调节剂,可有效地控制植物的生长发育,并且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它在农学和园艺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表1 主要的植物生长促进剂
表3 主要的植物生长抑制剂 乙烯释放剂 人工合成许多释放乙烯的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放出乙烯,可催促果实成熟。乙烯利(2-氯乙基膦酸)是广泛应用的一种。乙烯利在pH值为4以下是稳定的溶液,当植物体内pH值达5~6时,它慢慢降解,放出乙烯气体。乙烯利结构式: 脱叶剂和干燥剂 脱叶剂可引起乙烯的释放,导致叶片呈现衰老状态而脱落。其主要物质有三丁三硫代磷酸酯、氰氨钙、草多索、氨基三唑等。脱叶剂常为除草剂。 干燥剂通过受损的细胞壁使胞内水分急剧丧失,促成细胞的死亡。它在本质上为接触型杀草剂,可人为地促进植物干燥。主要物质有百草枯、杀草丹、草多索、五氯苯酚等。 作用机理 改变内源激素系统 施用生长调节剂来抑制激素合成的典型例子是矮壮素(CCC)和阿莫-1618(Amo-1618)等可干扰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它们通过阻碍贝壳杉烯的氧化,从而切断赤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对植物生长产生延缓作用。此外,一些生长延缓剂会阻止ABA氧化,使ABA积累。乙烯利在植物体内降解后,释放出乙烯,它可促进内源激素乙烯生物合成的持续提高,对植物起催熟作用。 激素间相互作用对生长的调节 激素间可以互相促进或抑制。外源赤霉素与细胞激动素都能提高内源生长素的含量;生长素含量的提高,可导致乙烯的生物合成,而乙烯又抑制生长素的合成。它们之间的反馈关系,可引起细胞和组织发生不同的反应。此外,细胞激动素与赤霉素还能促进生长素的运转,从而调节植物不同部位中生长素的水平,相应地也对植物或组织的生长发育起调节作用。 直接影响基因表达 植物激素不仅改变体内酶的含量和活性,而且也改变多肽的含量和活性,并参与基因的激活、转录、翻译。生长调节剂在基因表达转录过程中也具有活性。赤霉素中有许多构造略有不同的物质存在,其中每个都与特定的基因及其产生的特定的酶有关。在大麦糊粉层中,外界的GA3诱导α-淀粉酶的合成是通过能转录的m-RNA的合成而实现,因为m-RNA是产生特定的酶蛋白所不可缺少的。ABA使m-RNA不能合成,因此它抑制α-淀粉酶生成。 应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作物生产中的作用极其广泛。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和生根,增加分蘖,诱导开花,防止落花、落果,改善抗倒能力,增加植物对干旱、低温和病害侵染的抗性,同时可提高作物产量等。 促进生根 刺激或加速插枝生根的最好生长调节剂是吲哚丁酸(IBA)。它在植物体内运转较少,容易保留在使用部位附近。IBA促进生根作用强,但产生的不定根细而长,而萘乙酸(NAA)的促根作用是根少而粗,因此,将两者混合使用,往往可获得更好的效果。葡萄用5~20毫克/千克IBA溶液浸枝条24小时,然后扦插到砂床上,其枝条扦插的生根率较高。带有3~5片叶的苹果或桃树的绿枝条基部浸入1000毫克/千克的IBA溶液5秒钟,待稍干后,扦插到塑料棚内的砂床上培养,使其生根,这样的枝条生根率较高。甘薯苗定植前,将苗浸入10~20毫克/千克的NAA溶液中12~24小时,可促进生根,提高成活率。难以生根的植物(松、柏、杉、杜鹃、茶花、西洋常青藤、米兰等),在扦插时使用混合的生根剂,可得到比较满意的生根效果。如落叶松用吲哚丁酸、萘乙酸、2,4-D混合(10+10+10毫克/千克)制剂,其枝条扦插的生根率就明显地增加。 控制休眠和发芽 赤霉素能有效地打破种子和块茎的休眠,促进发芽。用0.5~1毫克/千克赤霉素溶液处理马铃薯,可以打破休眠,适用于马铃薯的二季栽培。有些需要低温才能萌发的种子(如桃、榛)或需要红光照射才能发芽的种子(如某些莴苣品种),用赤霉素处理可以代替低温或光照条件,促进萌发。赤霉素现已用于酿造工业。用赤霉素处理不发芽大麦,可以促进α-淀粉酶的活性。这样可以节约粮食,啤酒产量也有增加。 马铃薯、洋葱、大蒜、甜菜等在贮藏期间经常发芽,容易造成损失。选用马来酰肼(MH)、萘乙酸、2,4-D等处理可抑制发芽。 控制营养生长 西欧在小麦作物上广泛使用矮壮素(CCC),使小麦株型变矮,基部节间变短,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增强,可防止施氮肥过多和生长后期降雨过多而引起徒长倒伏。一般在小麦拔节期用1500~3000毫克/千克矮壮素溶液喷施在生长过旺的麦田,可以防止倒伏,达到增产目的。棉花在水肥充分条件下,枝叶易发生徒长。在始花期或盛花期喷施50~100毫克/千克矮壮素,可抑制或延缓棉株生长,防止棉田过早郁闭,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从而减少蕾铃脱落,提高皮棉产量。花生在结荚初期用500~1000毫克/千克调节膦溶液喷施叶片,可防止花生徒长和控制后期开花,并防止早衰,促使花生增产,含油量增加。柑橘有一年多次抽梢的习性,为控制夏梢生长,在夏梢发生时用250~750毫克/千克调节膦溶液喷施,使夏梢发生率大大降低,着果率有所提高,产量增加。B9(比久)能有效抑制苹果新梢生长,促进树冠矮化,防止果实脱落,提高果实品质和延长贮藏期。在开花后3个星期连续喷2~3次浓度为1000~3000毫克/千克的B9溶液,每次间隔20~30天,对新梢的抑制以及其它作用都比较有效。盆栽花卉的矮化,可使造型紧凑,开花部位集中,增加观赏价值。如杜鹃、菊花、秋海棠、天竺葵、一品红等可选用不同生长延缓剂加以化学处理。菊花用B9叶面喷施,浓度为1000~5000毫克/千克。一品红可用3000毫克/千克矮壮素作为土壤浇灌液。短链脂肪酸(C8-C10)和二凯古拉酸钠是优良的化学打尖剂,可用于盆栽杜鹃和其他观赏植物。 西方国家还有用生长延缓剂(2-氯乙基磷酸和嘧啶醇等)来抑制草皮生长,大大减少修剪次数,降低了绿化区的管理费用。 调节开花期 生长调节剂能诱导植物的开花能力,促进或延迟开花。菠萝植株用4.5千克/公顷的乙烯利喷施,不仅能诱导100%的开花,而且开花提早。生长素如NAA、2,4-D也有这种作用,萘乙酸已被大量用在菠萝作物上。在许多果树特别是苹果、梨和桃树上,使用生长抑制剂,由于抑制了新梢的生长,往往能促进第二年花芽分化。如喷施B9、2,3,5-三碘苯甲酸可诱导增加翌年的开花量,但在使用浓度过高时,则又抑制花的形成。只有在长日照条件下才能开花的一年生植物,如莴苣、萝卜和芥菜等,用赤霉素处理后,在短日照条件下可以诱导开花。某些二年生植物如胡萝卜、白菜、甘蓝等需要低温春化作用才能开花,但用20~50毫克/千克赤霉素处理后,可促使越冬前抽薹开花。甘蔗是短日照植物,抑制开花有利于增产。最早应用抑芽丹(马来酰肼)阻止甘蔗开花。50~60年代用灭草隆、敌草隆,每0.4公顷用1.8千克,可完全抑制开花。以后用敌草快,每100平方米使用敌草快0.014千克,可达到100%的抑制开花的作用。 控制落花落果 中国早在50年代曾用α-萘乙酸、2,4-D、吲哚-3-乙酸、赤霉素防止番茄、黄瓜的落花及棉花的蕾铃脱落都很有效。防止棉花蕾铃脱落也可在盛花期用20~50毫克/千克矮壮素(CCC)溶液喷施。防止番茄、茄子脱落可用4-氯苯氧乙酸(4-CPA)喷花,效果甚佳。为了减少苹果落果,可在开花后不久喷施10~20毫克/千克α-萘乙酸,和在收获前25天左右喷1000~2000毫克/千克丁酰肼。40~50年代开始,用萘乙酸、萘乙酰胺(NAAm)进行果树的疏花疏果,效果很好,至今一直使用这些药剂。 诱导无籽果实 茄果类和瓜果类蔬菜(如茄子、番茄、黄瓜)在开花时用α-萘氧乙酸和2,4-D喷花或点涂柱头,可得无籽果实。而苹果、梨、杏、葡萄等果树,生长素不能诱导它们产生无籽果实,但可由赤霉素刺激形成无籽果实。 控制成熟和衰老 乙烯利是常用的果实催熟剂,番茄在采收前果实尚青时,喷500~1000毫克/千克乙烯利,可使果实提早成熟5~6天。棉花在不能正常开裂吐絮时,用800~1000毫克/千克乙烯利催熟,效果很好。每公顷用乙烯利(40%溶液)1.5~2.25千克,一般可早熟7~10天,约可增产皮棉4%~11%,并改善了棉花品质。其他如香蕉、苹果、柑橘、西瓜、柿子等果实都可用乙烯利催熟。 另外,生长调节剂亦用来延迟果实成熟。为了使采摘季节拉长,合理调整市场供应,在柑橘集中的产区,用5~15毫克/千克赤霉素与8~12毫克/千克2,4-D配合施用,可使果实推迟变黄,后者防止果实脱落,使果实存留在树上长达两个月之久。 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生长调节剂可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CCC可使甘蓝幼苗的叶片加厚,减少单位面积气孔数,从而提高了植物的抗旱力。CCC、B9等还可以增加植物根系的干重,减少冠与根的比例,可能也有利于提高抗旱性。三唑酮可引起花生幼苗叶片气孔关闭,降低蒸腾失水量,提高抗旱性。 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抗寒力有一定关系。外施乙烯利(CEPA)可增强柑橘、甜樱桃等植物抗寒力。这与促进落叶休眠有关。喷施马来酰肼(MH)可提高柑橘抗寒力。 此外,生长调节剂还可增强植物的抗病和抗虫能力。如CCC能大大减轻番茄黄萎病的感染;B9可减轻小麦秆锈病的感染;IBA、α-NAA和乙烯利可抑制稻瘟病的发生,以及α-NAA可抑制番茄枯萎病等,氯化磷-D(phosphon-D)可保护棉花不受棉叶虫的侵害。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推广应用要求较高的技术水平。在使用时一定要根据作物的生育习性、各调节剂的性质和生理效应,结合外界环境条件来确定适宜的使用时间、浓度、数量和方法等,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效果,有时反会造成损失。随着近代生物科学的进展,生长调节物质在农业、林业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人工合成的具有天然植物激素活性的物质。有的是模拟激素的分子结构而合成的,有的是合成后经活性筛选而得到的。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能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非营养性化合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由人工合成, 微量施加于植物体外, 也包括部分天然存在的植物内源激素。 生长调节剂的生理效应
注: +表示正效应; -表示负效应;+ - 表示有双重效应 生长调节剂能有以下作用: 促进种子萌发和插条生根; 诱导成花或疏花疏果; 改变花期避免霜冻; 促进单性结实;调节成熟期以增加果实贮藏性, 或便于机械化采收; 促进或抑制营养生长等。有些作用是一种生长调节剂单独引起, 有的则是两种或多种生长调节剂相互协调, 或相互颉颃, 达到某种平衡而表现出效应。每种生长调节剂都是在一定的植物组织或器官,在遗传物质的信息中发挥作用(见图)。 ![]() 生长调节剂和遗传信息表达和器官建成的关系图解 种类与效应 生长调节剂按其效应分为5大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及生长抑制剂与延缓剂。但有些生长调节剂由于使用时期和浓度不同, 而可以发挥不同的效应。 生长素类 1934年,首先由F.克格尔F. Kogl等从燕麦胚芽鞘中分离得到吲哚乙酸, 不久又发现并合成了吲哚丁酸(IBA)、吲哚乙腈 (IAN)、吲哚乙醛(IAAld) 等;萘乙酸及其同系物: 萘乙酸 (NAA)、萘丙酸(NPA)、萘氧乙酸 (NOA); 苯酚化合物:(2,4-DP), 2, 4, 5-三氯苯氧乙酸(2,4,5-T), 2,4,5-三氯苯氧丙酸(2, 4, 5-TP)、4-氯苯氧乙酸 (4-CPA)等。生长素在果树上, 可以促进生根, 防止落果、疏花疏果、抑制萌蘖枝的发生。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是使细胞伸长, 促进形成层活动, 影响顶端优势和防止衰老等。这些作用通过影响原生质膜的生理功能, 促进核糖核酸(RNA)的合成而实现。 赤霉素类 1926年, 日本黑泽在中国台湾研究水稻病害时发现。20世纪50年代, 英、美开始生产赤霉素, 中国也合成了赤霉酸(GA3)。赤霉素是一类同分异构化合物, 由于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 所以不断发现新的异构体, 目前已知有GA1~GA73。商品有赤霉酸(GA3)普洛马林(promalin) GA4+7和GA1+2等几种。赤霉素能使果树新梢节间伸长, 促进新梢生长, 打破休眠, 和促进苹果、山楂、枣、柑橘、穗醋栗、无花果, 以及巴梨等多种果树的坐果, 能使核果类单性结实,使玫瑰露葡萄形成正常大小的无籽果粒,防止柑橘果皮衰老, 推迟柑橘和香蕉的成熟, 抑制苹果、梨、山楂、桃、柑橘、长山核桃等果树的花芽分化。赤霉素只溶于醇类、丙酮, 难溶于水。施于植物后, 在体内移动性差。其作用通过促进α淀粉酶的合成, 防止IAA的分解, 促进RNA的合成。 细胞分裂素 1913年,哈尔洛特(Haherlaudt)发现有刺激细胞分裂的激素,1948年斯科格(F. Skoog)与崔澂也指出嘌呤有促进细胞活力的微弱作用。但第一种细胞分裂素, 直到1956年才被米勒 (C.O.Mil-ler)等人鉴定为6-呋喃氨基嘌呤。其后, 发现了玉米素〔6-(4羟基-3-甲基-3-反式丁烯基)氨基嘌呤〕,人工合成的有细胞分裂素(Verdan、BA、BAP) , 激动素和PBA等。此外,二苯脲(DPU)和苯莱特, 也有促进细胞分裂的活性。这类活性物质可促进葡萄坐果, 提高新梢、侧芽的萌发率, 增大分枝角度, 促进花芽分化,也可使葡萄雄花变为两性花, 防止衰老。细胞分裂素为脂溶性。根尖是细胞分裂素合成的部位,随上行液流向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移动。幼果和未成熟的种子含量较多,伤流中也可发现。细胞分裂素,通过影响核酸或蛋白质的合成或降解, 实现其生理效应。 乙烯发生剂 乙烯催熟的原理,早为人们利用。中国古代用瓷缸密封, 使柿子脱涩;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用煤油炉加温的篷帐, 使青色柠檬变黄, 都是利用果实本身或煤油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乙烯。20世纪70年代, 把乙烯作为一种生长调节剂。商品的乙烯发生剂有乙烯利 (Ethrel Ethephon CEPA), 被果树吸收后, 在pH4.1以上, 即分解释放乙烯; CGA-15281〔2-氯乙基-三(乙甲氯乙氧)硅烷〕,是在体外发生乙烯而后进入植物体内。乙烯具有抑制新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疏除花果、促进成熟和促使果梗离层形成等作用; 晚秋喷布, 能使翌年花期延迟。乙烯可以促进多种酶的活性,并可使生长素分解, 或抑制其合成,或阻滞其向先端运输而生长素水平下降。 生长抑制剂 自1949年第一次发现烟碱类化合物具有生长延缓作用以来,已在多种植物内找到抑制剂,如脱落素、酚和酚基类黄酮化合物。其中有的对生长起延缓作用, 有的通过破坏生长细胞分裂而起抑制作用。天然的生长抑制剂,大多数是芳香族的有机物质,存在于休眠期的种子、芽或枝条中, 制约着休眠, 如脱落酸、苯甲酸、香豆素、肉桂酸和核桃酮等; 人工合成的生长抑制剂, 有青鲜素(MH、马来酰肼、抑芽丹)、代剪灵(aikegulae)、调节膦(krenite)和 off-shoot-o(高级脂肪酸的混合物)等。作用于顶端分生组织,抑制细胞分裂,干扰核酸的形成, 甚至可使幼嫩部分枯萎脱落, 起剪梢作用。它的作用不能被赤霉素所逆转。由于顶端优势受抑, 可以促进侧芽萌发成分枝。三碘苯甲酸(TIBA)和整形素 (9-羟基-9 羧酸芮的衍生物),有促进仁果类、核果类花芽分化, 提高坐果或疏果, 分枝角度开张及矮化作用。其作用机理是抑制生长素和赤霉素的生物合成及传导, 在分生组织中抑制有丝分裂; 人工合成的生长延缓剂, 常见的有矮壮素(CCC、CYCOCEL、Chloromequat),矮健素、B9(比久、B 995、Alar,daminozide、SADH),多效唑(控长灵PP333、Paclobutrazol cuttar)。这类调节剂的主要效应,是能使新梢节间变短而抑制生长,达到矮化和促进花芽分化的目的, 也有提高仁果类坐果、疏除核果类果实的效应。B9还有抑制果实生长、防止苹果采前落果、推迟仁果类果实成熟的作用, 从而提高果品品质,减少果实生理病害, B9还有促进核果类果实成熟齐一, 提早采收作用。多效唑能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呼吸和蒸腾强度而增产。这类化合物既可通过叶片或嫩茎进入树体, 也可经土壤从根系进入。B9、在树体内降解慢, 持效久。多效唑是通过抑制顶端分生组织中的GA3的生物合成, 及对已合成GA3的拮抗而起作用, B9除对GA3产生影响外,在不同条件下还对生长素、脱落素产生影响。对于仁果类有抑制乙烯发生, 对于核果类有促进乙烯生成的特殊效应, 因而可用于调整植物体内的激素平衡。 影响使用效果的因素 生长调节剂, 是通过改变植物体内内源激素间的平衡而发挥作用的, 影响植物激素平衡的内、外因子, 都可影响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植物生长发育状况, 不同树种、品种、砧木以及砧穗组合, 其内源激素的组成和水平也不一致。应用同一种生长调节剂时, 有可能出现不同效应。例如B9, 可以推迟仁果类果实成熟,而对核果类则产生催熟作用;普洛马林可以提高元帅系苹果的果形指数,而对国光的果形则无效应。修剪程度、肥料种类、土壤水分状况等, 对植株的生长状况影响很大, 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植株内部激素水平的差异, 因而也会影响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效果。所以应因地、因时、因树而调整使用技术。 药剂吸收条件 生长调节剂, 只是在作用部位发生影响,从使用部位到达作用部位, 一般是通过叶片、嫩茎或根毛。叶和嫩茎表面的蜡质、角质层、细胞壁及原生质膜, 药剂喷布后, 大气的湿度和从根系进入时的土壤理化性质, 都影响吸收的速度和数量。在同样情况下, 叶缘和下表面比叶表面吸入多, 幼叶比老叶吸入多, 沙质土壤比粘质土固定吸附药剂少。在生长调节剂溶液中, 加入具有乳化、扩散、附着作用的助剂, 如6501、吐温等可以提高吸收量。 使用方法 生长调节剂的效应, 与其作用部位积累的量有关。生长素在低剂量时起促进作用, 高剂量时则转为抑制作用。使用时, 分次、低浓度, 常比一次、高浓度效果好。分次使用时, 间隔时间、药剂吸入速度的快慢和持效久暂, 以及用药与药剂在作用部位达到阈值剂量的时期是否适时,都影响药剂的效应。 由于生长调节剂的效应, 受内因及外因、环境条件及营养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而且又有正、负截然不同的效应, 所以要全面了解, 才能正确使用。高等植物的发育, 与内源激素息息相关, 随着生物、生化和化工学科的进展, 生长调节剂将在调节果树生长发育的进程中发挥更为重要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能调控植物生长、开花、休眠、萌发等过程的一些化学合成物的总称。包括人工合成的类似激素物质,如吲哚丁酸、萘乙酸、2,4-D、乙烯利、激动素等,还有多种非激素型化学物质,如矮壮素、青鲜素、整形素、调节膦等。
三十烷醇(1-triacontanol,TRIA) 可从蜂蜡、糠蜡和蔗蜡中提取,故又称蜂蜡醇。1977年从苜蓿分离出高活性的TRIA结晶,现已能人工合成。纯品白色鳞片状晶体,可溶于加少许吐温的热乙醇中。使用量极低,0.1~1ppm即可见效。能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植物的抗热、抗旱性。施用于油菜、花生、小麦、柑桔等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但在大豆、水稻上的使用结果不稳定。 增产灵 化学名称为4-碘苯氧乙酸。纯品白色针状结晶,溶于乙醇、氯仿,性质稳定。可用于减少棉铃脱落,增加大豆结荚率。 多效唑(Paclobutrazol PP333) 为新型生长延缓剂。施用于水稻,可控制徒长,防止倒伏; 抑制大豆株高生长,促进分枝; 使花卉株型矮化挺拔。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一类生理效应与天然激素相似的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开始广泛使用2,4-D及防落素(PCPA)防止番茄、菜豆的落花,增加早期产量。50年代,用青鲜素(MH)于采收前处理洋葱、大蒜防止贮藏期间萌芽获得成功。50年代后期开始用赤霉素(GA)促进二年生蔬菜抽薹开花,促进芹菜、茼蒿等绿叶菜加速生长,增加产量和打破马铃薯块茎的休眠。用6-苄基腺嘌呤(BA)防止新鲜蔬菜的衰老。60年代,人工合成乙烯利成功。70年代开始用乙烯利控制瓜类蔬菜的雌雄性别表现,促进早熟,增加产量。进入80年代后,许多新的生长延缓剂,如比久(B9)、助长素(PIX)、多效唑(PP333)、增甘膦(Krenit)等陆续问世,用以调节蔬菜的生长发育。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类似植物激素并能调节植物的生理过程、控制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的有机化合物,又称植物生长调节物质(plant growth regulating sub-stances)。天然植物激素从外部施加给植物后,也可引起植物产生上述各种生理效应,也应视为植物生长调节剂。但更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植物体内尚不存在的有机化合物。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又称类似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起调节控制作用的农药。这类药剂使用剂量极低,处理植物后可达到提早发芽、加快生根、枝叶生长茂盛,提早成熟和结果,形成无籽果实以及防止落花、落果;还可控制器官的发芽及防止徒长、早衰和抗倒伏等多种生理作用。如番茄灵可防止落花落果,多效唑可防止水稻徒长,抑芽丹可防止烟草腋芽生长和马铃薯贮藏期发芽等。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zhiwushengzhangtiaojieji亦称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指那些从外部施加给植物,只要很微量就能调节、改变植物生长发育的化学试剂。除了植物激素从外部施加给植物作为生长调节剂外,更多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植物体内并不存在的人工合成有机物,主要有:一是植物激素类似物,例如与生长素有类似生理效能的吲哚丁酸、萘乙酸、2,4-D等,与细胞分裂素有类似生理效能的激动素和6-苄基氨基嘌呤等。二是生长延缓剂,有延缓生长作用,降低茎的伸长而不完全停止茎端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侧芽的生长,其作用能被赤霉素恢复,例如矮壮素(CCC)、丁酰肼(B9)、调节安等。三是生长抑制剂,也有延缓生长的效果,但与生长延缓剂不同,它们主要干扰顶端的细胞分裂,使茎伸长停顿和顶端优势的破坏,其作用不能被赤霉素恢复,例如青鲜素(MH)等。另外,由于除草剂大都是人工合成的生长调节剂,因此,有人把除草剂也作为一大类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上,可分别用在促进或抑制植物的营养生长,促进或抑制种子、块根、块茎的发芽,防止或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生根、座果和果实发育,控制性别分化、诱导和调节开花,催熟或延迟成熟和衰老,以及杀死田间杂草等方面。 ☚ 落叶 植物激素 ☛ 植物生长调节剂 植物生长调节剂zhiwu shengzhang tiaojieji又称植物生长刺激剂,简称植物激素,指能调节或刺激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剂,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和由生物体内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多种功能,主要有: 促进生根、发芽、发育、开花、果实早熟; 控制株型高大发展、侧枝分蘖、果实过早脱落; 增强吸收肥料能力和抗病虫害、抗旱、抗冻、抗盐碱的能力,此外,还可改进果实香型、色泽、提高糖分、改变酸度等。对目标植物选择适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控制一定用量,就能促进或抑制植物生命过程的某些环节,使之向符合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发现了植物体内存在微量天然植物激素,如乙烯、赤霉素等具有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到40年代,人工合成了1-萘乙酸等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有相似作用的化合物,并陆续加以开发,形成了农药的一个分支。主要品种有赤霉素、1-萘乙酸、矮壮素、增产灵、抑牙丹、2.4-滴等。 ☚ 除草剂 农药剂型 ☛ 植物生长调节剂一些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相似的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如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矮壮素等。对农作物的增产与品质改进有积极的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用于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类化学药剂,包括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和从生物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激素。军事上主要用于破坏植物生长发育,是植物杀伤剂的一种。 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growth regulaor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