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森吉德玛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森吉德玛》

❶蒙古族民间爱情歌曲。流传于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等地。传说蒙古族姑娘森吉德玛与一青年相爱,却又被迫嫁给财主,后来经历多次磨难,终与心上人相见,但又突然昏死,该青年就在殉情前作了此歌,以表达思恋之情。曲调为加变宫的六声宫调式。歌中以生动的比喻,赞美了森吉德玛的美丽,表达了青年对爱情的忠贞。
❷管弦乐曲。1945年,贺绿汀以民歌为基础创作而成。1949年,曾在第一届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上演出,获好评。
❸以民歌为素材创作的舞剧。由鄂尔多斯歌舞团演出。

森吉德玛

森吉德玛

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鄂尔多斯民歌。森吉德玛是传说中的美丽姑娘的名字。她与一位青年相爱,但却被迫嫁给财主家。最后,二人的爱情以悲剧结束。年轻的姑娘不幸身亡,青年悲痛地离去,边走边唱着自己的心上人森吉德玛,直到跳崖殉情。这首民歌深沉、细腻、辽阔奔放,旋律大起大落,颇有激情,为六声宫调。歌词以各种比喻,生动地描述了姑娘的美好形象,深切感人。它是男高音歌唱家胡松华经常演唱的曲目。作曲家贺绿汀早年曾编写过同名管弦乐曲,通俗、平易而又亲切优美,是一支有影响的曲目。

☚ 上去高山望平川   辽阔的草原 ☛

森吉德玛

森吉德玛管弦乐曲senjidema

贺绿汀于1945年创作。乐曲的主题采用了流行于内蒙鄂尔多斯的民歌旋律。乐曲由同一主题构成了一快一慢两个乐段,并自始至终保持了加变宫的D宫6声调式特征。第一乐段为安静的柔板,表现宽广、美丽的草原风光。委婉的第一乐句以两个乐节先呼后应。第二乐句以深邃幽远的情趣一气呵成。第三乐句稍加装饰增强了活力。带有补充终止的第四乐句综合上述材料更显得广阔绵长。在复调式织体的陈述中,先以双簧管与长笛、圆号与弦乐作音色对置,又以小提琴与单簧管的四声部对位增加织体层次,再以铜管齐奏与对位化的弦乐、长笛交接,使瑰丽的景色一览无遗。第二乐段为很活泼的快板,与前段相同的四个乐句改由主调音乐织体陈述,各个乐句的旋律均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混合音色奏出,比前段的色彩对比更为强烈,力度对比更为突出。乐段的反复演奏,使欢乐的气氛更为热烈。作品以优美、欢快的旋律和简单有效的配器构成了生动、鲜明的音乐形象,为我国交响音乐民族化的探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晚会   阿细跳月 ☛
森吉德玛

《森吉德玛》

原是一首歌唱美丽聪明的蒙古族少女森吉德玛的蒙古族民歌。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运用专业作曲手法,利用管弦乐队的丰富音响,将这首单旋律民歌改编为一首十分优美、流畅、抒情的管弦乐曲。乐曲结构为二段式,慢板与快板相对照,无论在乐曲形象上还是在乐曲情绪上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雪橇   空山鸟语 ☛
森吉德玛

森吉德玛

管弦乐小品。贺绿汀作曲。1944年9月,作者从延安调至陕甘宁晋绥五省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任音乐指导、教员、创作员。边区的生活,激发了他的创作情绪,就以蒙古族少女森吉德玛为名字的蒙古民歌作旋律,运用复调手法和配器原理,精心安排,巧妙发展,创作了这首中国化管弦乐小品的典范之作。乐曲第一段采用缓慢和安静的曲调,描绘辽阔草原和无边荒漠的自然景象; 第二段在曲调不变的条件下,加快速度,改变配器和伴奏音型,成为欢快热烈,载歌载舞的场面,描写蒙古人民欢庆解放的喜悦之情。1958年,《森吉德玛》与贺绿汀创作的另一首管弦乐曲 《晚会》,同时收入莫斯科版的《中国作曲家管弦乐作品集》中。

☚ 游击队歌   牧童短笛 ☛
0000730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1: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