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棘圍”;亦稱“棘籬1”、“棘院”。貢院的别稱。科舉時代貢院考試時,在坐席旁或門前、圍牆上插設荆棘,以防考生串通舞弊,故稱。始於唐,達於清。《通典·選舉典》:“禮部閱試之日,皆嚴設兵衛,薦棘圍之,搜索衣服,譏訶出入,以防假濫焉。”《新唐書·舒元輿傳》:“元和中,舉進士,見有司鈎校苛切……吏一倡名乃得入,列棘圍,席坐廡下,因上書言:‘古貢士未有輕於此者……羅棘遮截疑其姦,又非所以求忠直也。’”唐·韋承貽《策試夜潛記長句於都堂》詩:“蓬巷幾時聞吉語,棘籬何日免重來。”宋·黄公度《庚午秋廣化寺觀進士入試》詩:“棘闈曉闢萬袍趨,鄒魯雖微人所都。”元·劉詵《中秋留故居兄弟對月分韻得多字》:“棘院功名風雨過,柴門兄弟月偏多。”參見本類“貢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