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棉花生产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棉花生产

从1949年到1980年,陕西省棉田面积基本上稳定在300万亩到481万亩,亩产皮棉26—68斤,其中50斤以下约23年,50斤以上9年(包括60斤以上的2年)。在这个时期棉花生产是在亩产低水平的情况下,以面积保总产。棉田物质投入大,产出小,植棉经济效益差。1981年开始,分两次调整植棉区域。第一次将棉田布局由西向东、由北向南、由旱地向水地集中,棉田面积调整为380万亩;第二次从1984年开始,压缩了秦岭北麓零星面积、渭北旱塬低产棉区,面积再次减少到300万亩。主要产棉县由41个调整为26个。但因全国棉花连年丰收,库存量大,加之棉花后期生长秋霖严重,1981年到1985年的5年中棉花总产量大幅度下降,棉农植棉积极性受挫,棉花生产处于低谷,未能达到调整目的。1986年到1990年,棉田面积由37年来的最低点81万亩逐步回升。棉花亩产首次突破百斤大关,最高的1987年亩产达126斤。1990年全省棉花收购价为每担347元,品级为1.32级。棉花生产正逐步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目前全省有23个产棉县,其中植棉10万亩以上的有7个县(市)。大荔、渭南两县(市)棉田面积分别为40万亩与29万亩,占7县的49%,总收购量占68%,在棉花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荔县1990年的收购量占全省总收购量的36.15%,成为全省第一个植棉大县。

棉花生产

棉花生产

湖南省种植棉花的历史已有700余年。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湖南逐步成为全国15个主要产棉省之一。主要产于洞庭湖一带及沅水、澧水两岸河谷平原。民国18~38年(1929~1949),全省年平均植棉109.1万亩,亩产皮棉11.5公斤,总产1.2万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棉花生产稳步发展。1950~1990年,全省年平均植棉177.8万亩,占全国植棉总面积的2.3%,居第8位,单产68.5公斤,居第3位,高于全国平均单产39.2%。1991年全省植棉199.97万亩,比1950年增长80.7%。总产皮棉14.80万吨,比1950年增长12.66倍,亩产74公斤,比1950年增长6.5倍。1995年全省植棉277.91万亩,总产皮棉22.35万吨,单产80.4公斤。分别比1949年增长2.09倍,30.9倍,9倍。1950~1953年湖南引进“柯字棉100号”、“岱字棉14号”和“岱字棉15号”,经过三年试验示范,以“岱字棉15号”表现最好。1959~1990年,先后参加全国棉花品种区试验的有94个品种,经试验,推荐种植面积在1万亩以上的有25个。其中形成全省更换覆盖率达80%以上的当家品种有三次: 第一次换种是60年代,用大通湖农业试验站选育的“洞庭1号”更替“岱字棉15号”; 第二次换种是70年代至80年代前期,用原湖南省棉花试验站育成的“岱红岱”更替“洞庭1号”; 第三次换种是80年代后期,用湖南省棉花研究所育成的抗病品种“湘棉10号”和从江苏引进的“泗棉2号”分别在枯萎重病和轻病区更替“岱红岱”。每一次换种、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均有所提高。

☚ 经济作物   麻类生产 ☛
0000271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