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梭山农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梭山农谱》Suo-shan's Manual of Far-ming记述清代江西奉新地区水稻生产的地方性农书。著者刘应棠(1643~1722),字又许,号啸民,江西省奉新县奉化乡人。因一直隐居梭山,半农半教,集徒讲学,人称梭山先生。成书于康熙十三年(1674)。全书分为三卷,即耕、耘、获三谱,每谱各有小序,分“事”、“器”两目,每目又各分若干小目,目后缀以赞词。该书分述了从整地、播种到耘田、抗虫以至收获、藏种等水稻生产的全过程,农事之外,还兼及农具,并附有康熙十六年帅承发的序。书中没有征引前代农书,所记内容多是当时当地农民的实践经验,其中关于水稻的“青风”病和用虫梳梳虫等均属首次记载,尤可宝贵。此书除原刻本外,仅见《半亩园丛书》本(1870)。1960年农业出版社出版了王毓瑚校过的排印本。 《梭山农谱》Suoshan’s Manual of Farming清代农书。刘应棠撰。应棠字又许,号啸民,江西奉新县人,因应试不第,遂隐居梭山,务农讲学,故人称梭山先生。本书是他隐居时所著。全书三卷,分耕、耘、获三个部分。篇幅不大,书中所载均是当地农业的实际情况,是一本地方性农书。 梭山农谱三卷。清刘应棠(生卒年不详)撰。刘应棠,字又许,人称梭山先生,奉新 (今江西奉新县)人。早年应试求仕,失意后使隐居梭山。《梭山农谱》分为耕、耘、获三卷。较为详细地讲解了耕、耘、获不同阶段进行的农事活动,同时还介绍了农具知识,并配有赞词。每卷各有小序,但主要是借题抒愤,与农事关系不大。由于刘应棠在撰写《梭山农谱》的过程中,主要阐述自己对农业生产的认识,缺乏对前人农书的借鉴,一方面使得《梭山农谱》具有独创性,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错误和疏漏。《梭山农谱》写成刊行后,除被辑入《四库全书·子部农家类》存目外,还有 《半亩园丛书》本。1960年农业出版社出版王毓瑚校注的 《梭山农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