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乡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乡兵 古代地方武装。 多由豪强地主统领,历代名称不一。北魏末,乡兵众多,以私兵、部曲为骨干。西魏、北周时,府兵制建立,乡兵纳入六柱国统领系统,不必驻守本土,亦可受命出征,逐步正规化。隋开皇十年(590)以后,府兵制完全确立,乡兵之名不复见。五代时,乡兵名目又趋繁多。入宋,多按户籍抽调或从乡民中征募乡兵,参照禁军指挥、都等编制,或按*保甲法组织。 平时生产,农闲训练。有河北、河东神锐,陕西弓箭手,忠义巡社,山水寨兵等番号,战斗力强弱不一。 元时,辽东糺军、云南寸白军,福建畲军皆为乡军。 《国朝文类·军制》:“不出戍他方,盖乡兵也。”明时,乡兵有隶军籍者,如*戚家军,实为正规军;有不隶军籍者,如*毛葫芦兵。清时,常临时招募乡勇,即乡兵。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