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桃花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桃花潭

 位于安徽省泾县城西南40公里,青弋江上游的陈村。桃花潭在悬崖陡壁之下,水深数丈,潭面宽阔,清冷皎洁。潭西岸,怪石列耸,有如狮吼,恰似象舞。石壁上老树寿藤,缀拂参差。每当旭日初升或夕辉斜照时,峭壁倒影,烟翠霞红,望去如彩虹腾飞,得名为“彩虹岗”。岗上建有亭、阁,潭东岸白沙细石,长年淤积成滩,满滩芦苇,临风摇曳,芦叶潇潇,芦花飘舞,天然野趣。唐代诗人李白曾应泾川豪士汪伦之邀,来此览胜。
 〔古诗文赏析〕  赠 汪 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此诗虽极为人传诵,但其好处也往往为人忽略。人们多注目于它的三四句,而不知其最妙处在起首二句的风趣。“李白乘舟将欲行”,他就要离开桃花潭了,并不象要等谁。这是兴尽而返,不辞而别,也就是说,陶然忘形的他,并不牵情于何人。“忽闻岸上踏歌声”,从“忽闻”可知,汪伦的到来,是突如其来,不期而至。行者不辞,而送者不速,这样的送别诗还没有见过,确乎是李白式的开端。人所未到而先传其“声”,令行者又惊又喜。他已心知来者是谁,也知道他手中何所携,所来为何事了。俗话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船将发,人未至,而声先闻,刚好留住行者。以下的事,诗人不再说也不必说,那自然是一个“劝君更尽一杯酒”,非常热情;一个“一杯一杯复一杯”,毫不客套。这不辞而别的诗人,固然落落大方,不拘小节。那踏地作歌前来欢送的村居之人,也不是儿女沾巾的多愁善感之辈。真是两个乐天派,一对忘形交。“多情却似总无情”,忘形忘情,又正是至情的一种表现。
 毫无疑问,李白不仅以汪伦为故人,而且引为同调,所以他要高度评价这一友情。好有一比,取象不远,本地风光,俯拾即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水长比情长,是诗人常语,言水深不及情深,则颇为独到。故沈德潜云:“若说汪伦比于潭水千尺,便是凡语,妙语只在一转换间。”盖三四句就潭水一予一夺,予夺之间,唱叹之音具焉。
 “赠人之诗,有因其人之姓借用古人,时出巧思。若直呼其姓名,似迳直而无味矣。”而此诗一反常法,两用姓名:自呼其名以起,呼对方之名以结。显得真率不假客气,与诗情极协调。与其《峨眉山月歌》用五地名而不滞,有异曲同工之妙。此诗形式上极挥霍自由,重口语,用散行,如信口而出,率然天真,一片神行,不落言诠。既是极为个性化的作品,又称得上盛唐七绝的代表作。
 〔现代散文〕 青青的山岗,碧碧的潭水。岗上树木蓊郁,亭阁翼然;水上渔歌互答,白鹭翔集。波色嫩滑,清澈如镜。
 这就是桃花潭,诗仙李白结下不解之缘的地方。它象一颗翡翠明珠,镶嵌在皖南陈村镇。桃花潭虽没有太湖的浩渺、西湖的妩媚、三峡的神奇;但,它以独有的魅力,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这才有流芳百世的“李白与汪伦”的故事;才有那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赠汪伦》。桃花潭不仅与泾川青山碧水同在,而且与中华民族不朽的文化,超逸的友情长存!
 今天,终于有幸结伴泛舟在桃花潭温柔的怀抱,寻访诗仙故踪,领略“一篙新绿漾涟漪”的风韵。思绪纷飞,把我带进一个古老而温馨的梦。
 沿潭两岸,岗峦延绵,峭壁层崖,突怒偃蹇,莫可名状。而最令人瞩目的,要数彩虹岗了。岗上亭阁,飞檐翘角矗立于颠,此即怀仙阁。此阁原建于明万历年间,民国初年毁于兵燹中。1987年重新修建。仲夏的虹岗,早已是山山苍翠,树树葱茏。彩石岗上,一丛丛青,一蓬蓬绿,盛开的野蔷薇和知名不知名的小花,更以簇簇橙黄,片片丹霞点缀其间。最为奇特的是,岗壁缝隙上遍生韭菜般的野草。葳蕤青翠其味如葱,状如家庭食用韭菜。村民们称之为“太白韭”。传说当年李白与汪伦泛舟桃花潭,在彩虹岗上豪饮题咏,诗仙醉酒,吐余之处,尔后长出簇簇韭菜,他处皆不见生长。于是就有了“太白韭”故事。岗上另有一处文物,即1985年由附近山岗迁来的汪伦墓及其墓碑。碑上刻有“唐史官之墓汪讳伦也”,传为李白手书。原碑早已丢失。清光绪年间重建石碑,也一度失落,1979年才从附近村庄找到。同游朋友告诉我,每当晨曦初露,或夕照将临,霞光散绮,潭水映翠,烟腾雾绕,五色幻彩,如虹霓掩映摇曳于山岗之上,故得名为“彩虹岗”。
 距彩虹岗不远处,赫然有一方平整坦荡的岩石,足有十米见方,下临潭水,石上刻有“钓鱼台”三字。相传当年李白在此持竿垂钓,意测水深千尺。因而《赠汪伦》诗中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之句。
 沿潭东岸一望空阔,有石堤里许,这就是“忽闻岸上踏歌声”的踏歌古岸。岸上一面“八字”粉墙,有楼阁一座,与彩虹岗隔潭相望,这便是闻名遐迩的“踏歌岸阁”。此阁始建于明代,“文革”中被毁,近年修葺一新。“岸阁”前顾桃花潭水,后盼陈村古街。村坊田畴,潭光水色,晨昏晦冥,阴晴风雨变化,尽收眼底。楼下破堤砌门,为行人通道。通道临水一端为东园古渡口,相传为李白辞别汪伦乘舟欲行之处。
 桃花潭!处处景点处处诗,处处景点处处情。那千古绝唱“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一直萦绕在我心中,我禁不住掬起一捧潭水,一饮而尽,顿觉神清气爽,甘美醉人!
 循潭上行三公里,是古泾溪,或叫泾川,现称太平湖。湖长百余里,水面十三万多亩。四周万山拱抱,层峦叠翠。幽谷中湖光摇漾,空濛淡碧,宛似情意缱绻,玉体横陈的睡美人。神秘、朦胧、妩媚,心怀幽奥,妙不可测。诗仙李白游览后,有诗赞美道:“乘君素舸游泾西,宛似云门对若溪”,以浙江名胜若耶溪比泾溪,可谓当之无愧。随着经济发展,改革步伐加大,政府正筹划开发太平湖旅游区。
 不用多久,李白臆想中的“十里桃花,万家酒店”的景观将呈现在四方游客的面前。睡美人一朝醒来,将梳理云鬓,严妆盛饰,笑迎中外来宾!

(汤育霞)


 〔民间文学〕 相传李白漫游宣城后,又到泾县,泾县名士汪伦邀李白游,他写信给李白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李白接信,欣然而至,汪伦热情接待,搬出用桃花潭酿成的美酒与李白同饮。汪伦笑着告诉李白:“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酒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白听罢哈哈大笑。汪伦款留李白数日,整天伴其宴饮游览。李白有五言二首,答谢主人,咏景记游:“汪生面北阜,池馆清且幽;我来感意气,槌列珍馐”。“日出远海明,轩车且徘徊;更游龙潭去,枕石拂莓苔。”临行时,汪伦还送给李白名马八匹、官锦十端。李白在东园古渡乘舟至方村,登旱路去庐山,汪伦在古岸楼阁上设宴为李白饯行,村民拥立古岸,拍手踏脚,歌唱民间的《踏歌》相送。李白感激汪伦和村民的盛意,作了被誉为“调绝千古”的《赠汪伦》。汪伦去世后,李白曾在桃花潭边立碑纪念这位朋友,并书写了“史官之墓汪伦也”刻在石碑上。

桃花潭

在安徽省泾县城西南40公里青弋江边的翟村。潭在悬崖陡崖之下,水深数丈,清澈见底。潭西岸怪石列耸,姿态万千。潭东岸白沙细石淤积成滩,滩上芦苇拥簇,临风摇曳。两岸老枝纷披,古藤缀拂,山鸟喧鸣。唐代诗人李白曾应泾川豪士汪伦邀请,漫游于此间,别时作《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即指此。

桃花潭

桃花潭

又名玉镜潭,在县西南陈村乡,为泾水上游。这里悬崖密林,怪石参差,潭水清澈,烟波无际。清人袁枚《随园诗话》载,泾县豪士汪伦修书迎李白,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至,乃告云:“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也,并无万家酒店。”李白感其意,临行作《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从此,桃花潭闻名于世。后人为纪念李白,在潭边建踏歌岸阁、酌海楼和文昌阁。1984年,将古阁修缮一新,并栽种大片桃林。

☚ 水西双塔   新四军军部旧址 ☛
桃花潭

桃花潭

又名东园渡潭,位于泾县西南青弋江上游的泾水边,距县城41公里,溯流而上仅3公里就是风光旖旎的太平湖。桃花潭水色澄碧,两岸怪石嵯峨,峭壁临危,老树古藤,景色秀丽。古时以西岸晨光夕晖下亘若虹飞,东岸翠烟白雾中泉石争辉,分别以“采虹冈”、“垒玉墩”相称。
桃花潭扬名于世,颇得李白游趣和名诗《赠汪伦》之影响。袁枚《随园诗话》载,唐天宝十四年(755),豪士汪伦闻李白欲游泾县,遂去信相邀:“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欣然而至,汪伦热情款待后告诉他:“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白感谢他的一片心意,相留同游数日。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咏绝句赠别:“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名诗脍炙人口,佚事也成千古佳话,桃花潭从此声名迭起。据传,汪伦去世后,李白曾在潭边立碑纪念。1979年在附近长滩村寻得清光绪年间重建的石碑。千古胜迹,历代相传,岸边留下了汪伦墓、踏歌岸阁、酌月楼、太白楼和文昌阁等名胜古迹,保存至今。近年作了精心维修,并在两岸崖顶修建了“怀仙阁”,隔潭遥相呼应。古景“采虹冈”、“垒玉墩”一带广植桃树,春花时节一片烂漫。

☚ 中国鳄鱼湖   落星潭 ☛
桃花潭

桃花潭

在安徽省泾县城西南40公里青弋江边,相传因春月桃花如火,倒映碧潭而得名。潭水深邃,清澈晶莹。潭边悬崖陡峭,怪石嶙峋,岸边古木交柯,郁郁葱葱。因唐代大诗人李白应泾川豪士汪伦之约游此,临别作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从此,桃花潭驰名于世。后人在诗仙游踪处筑亭建阁,留下不少遗迹和传说。今尚存踏歌岸阁、酌海楼、怀仙阁、钓隐台、文昌阁等景点。文昌阁为清乾隆年间兴建,状似北京天坛。阁内饰以浮雕,存有碑记和“文光射斗”巨额,为清翰林、书法家赵青藜题写。现溯江而上,陈村水电站截断舒溪(青弋江上游)云雨;其下太平湖乘船可抵黄山脚下,共同组成皖南旅游文化圈。

☚ 东流山   山门 ☛
0000572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