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桃溪雪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桃溪雪 桃溪雪黄燮清作。有清咸丰七年(1857)及同治四年(1865)《韵珊外集》本、光绪七年(1881)重刻《倚晴楼集》本。为《倚晴楼七种曲》之一。作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冬。二卷,二十出。取材于清初烈妇吴绛雪事。叙康熙十三年(1674)耿精忠叛清于闽,其总兵徐尚朝兵犯浙江永康。有奇女子吴绛雪,貌美而多才,邑人谋以之饵敌,且纾难。绛雪知不免,遂慷慨行,绐敌出境后投崖殉节。吴梅评曰:“《帝女花》、《桃溪雪》自是上乘。惟其词秾丽柔靡,去古益远。”(《顾曲麈谈》) ☚ 脊令原 居官鉴 ☛ 桃溪雪二卷。清吴廷康采辑,黄燮清填词。吴廷康,字康甫,生卒年不详。廷康嗜善好古,久而不衰。宦迹所至,必与邑人士稽考名胜及前贤遗迹之所在。凡忠孝义烈之未经表著者,必扬其隐,以为世风,廉俸所入恒以是罄。黄燮清生平籍里见《燮晴楼诗集》条。然道光二十六年(1846),吴廷康之《烈妇吴绛雪事》著成,嘱黄燮清制曲,以传世。绛雪者,永康之才媛也。耿藩之乱,伪总兵徐尚朝犯浙道。徐求绛雪。邑人谋,以之解难焉。绛雪知不免,而迫于众不得死,遂慨而行。既诒敌出境,而投崖以殒。曲稿成时,严寒冰雪之气,流注纸墨,苍激哀亢,名之曰桃溪雪,桃溪其地,雪其名也。是书内容,上卷为第一出至第十出,各折戏名分别为《闺叙》、《防衅》、《延素》、《闽变》、《送外》、《约降》、《题筝》、《遣授》、《别索》、《旅病》; 下卷为第十一出至二十出,各折戏名分别为《恸讣》、《寇逼》、《神哄》、《迫和》、《坠崖》、《收骨》、《玩图》、《雾捷》、《吊烈》、《仙证》。是书传本有清光绪元年 (1875)雪鹤仙馆刻本、清同治咸丰间海盐黄氏拙宜园刻《倚晴楼集》丛书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